第三十二章 舍弃蓝玉,牺牲一万精兵(求鲜花,求评价)(1 / 1)
既然已经参加北伐。
朱棡就不会再让历史重演,让这第二次北伐,成为唯一一次的惨败。
自古以来。
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三年之内,连续两次北伐。
对于大明朝的财政,已经产生不可估量的消耗。
按照历史之中的记载。
这一次北伐的失败,让大明朝对北元朝廷,连续八年,不敢轻动刀兵。
这是老朱不想继续北伐吗?
不是的。
老朱恨不得一下子就弄死北元。
只是因为手中无粮无钱,有心无力罢了!!
若是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北元的问题。
从此以后,大明朝至少五十年之内,不用再思考北方的隐患。
而是可以安心的发展民生经济,富国强民。
届时。
再想动刀兵,也是无所畏惧。
因为手里有钱有粮。
即便是打消耗战,以北方这些部落民族,也是抗衡不了。
只有惨败一途。
所以,这一战,朱棡绝对不会允许出现任何的差错。
虽然他不是大将军。
但是,这不妨碍他做一些事情。
蓝玉孤军深入,已经成为定局。
想要改变根本就不可能。
其实,当初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
朱棡就纳闷。
以徐达的军事才能,绝对不会犯如此的错误。
现在他算是明白。
这根本就不是他的错误。
而是因为蓝玉。
贪功冒进,孤军深入,从而拖累了整个大军。
导致最后成为败军。
消耗大明朝无数钱粮,最终无功而返。
甚至是为此还付出八年时间的代价,才算是缓口气。
……
徐达率兵在雁门关修整了三日。
随后就大军开拔,直扑关外。
这也代表着。
大明朝对北元的第二次北伐,正式拉开序幕。
目标只有一个。
和林,北元的顺帝所在。
覆灭北元,这是第一目标。
生擒扩廓,这是第二目标。
只要是打掉北元的朝廷,就代表着元朝的余孽,自此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剩下的就是一些小部落。
不足为虑。
只需要每年定时的扫荡一波,不给他们聚合成长的机会。
从此以后。
北边将会再无战患之忧。
“蓝玉所部到哪里了?”
出关第一日。
大军安营扎寨之后。
徐达着急诸将。
展开地图,开始询问道。
“回大将军,已经过了土拉河,正在朝着和林进发!”
“距离和林不过三百里,快骑的话,一日即可到达!!”
亲兵立刻回答。
听到此话。
徐达的脸上,顿时一黑。
“还真被这个臭小子说中了!!”
“以蓝玉的个性,面对如此的诱惑,必然是抵挡不住。”
“一定会贪功冒进,杀向和林,届时,扩廓只需……”
想到这里。
徐达立刻出声。
“来人,速派斥候通知蓝玉,停止前进,不许进攻和林!!”
“同时,传本将军令,三路大军,加速推进,不得有误!”
“是!”
随着徐达的将领下达。
一时间。
斥候开始频繁出入军营之中。
整个军营之中。
也开始变得肃杀起来。
就在此时。
徐达的儿子徐允恭突然冲进来。
“禀报大将军!”
“讲,何事?”
“那个…那个朱四郎至今未归!!”
“怎么回事,快快说来!!”
徐达一听到朱棣竟然迟迟没有回来。
顿时紧张起来。
别敢把一个小子安抚住,另外一个又出麻烦了。
“启禀大将军,朱百户三日前,率领麾下,前往蓝玉将军所部,按理说,今日就该归来。”
“可是,如今却是迟迟未归!!”
“标下以为,他可能是出现意外了,要么是遇到元兵大部,要么就是身陷蓝玉军中,无法脱身!!”
听着自己儿子的话。
徐达顿时慌了。
不论是哪种情况,都不是一件好事!
“若是真的陷入到蓝玉军中,这倒是好一些。”
“怕就怕是遇到元军大部……”
想到这里。
徐达顿感头疼。
早知道,就不该答应陛下,让这燕王殿下,随军北征。
而是应该直接拒绝。
让他留在京中。
省得到这里,给自己找麻烦。
现在既然已经知道,朱棣有危险。
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
“来人,速派三队斥候,寻找朱四郎!!”
“务必找到,找到之后,立刻带他归营。”
“是!”
亲兵得令,立刻去安排。
只看到三队斥候百户,带着人马,疾驰而出。
朝着和林发现打探寻找。
而朱棣,此时已经在蓝玉的大营之中,看着外面的情况,根本就不敢随意出营。
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跟随蓝玉的大军,进攻和林。
后方全是元军骑兵,没有退路。
只有前进一途。
……
“大将军,先锋营千户朱三郎求见!”
“让他进来!”
片刻后。
朱棡进入营帐,行礼完毕。
“大将军,蓝玉所部,是不是已经陷入到敌军的包围之中!!”
“如今看来,你我之间的赌约,是标下赢了,那答应我的两千精兵,何时能够拨给我?”
眼看着已经到塞外。
朱棡自然不会再拖延下去。
而是想要立刻把徐达答应他的两千精兵要到手。
如今。
他手中可用的马尾手榴弹,已经达到八千之数。
足以让他面对元军的时候,有了底气。
“你就这么笃信蓝玉一定抓不到扩廓吗?”
“不是我笃信蓝玉,而是我相信扩廓,以他的才能,绝对不是蓝玉可以相提并论的!”
“从蓝玉前锋大军出关以后,连战连捷,没有一败。面对扩廓的时候,大将军有此自信吗?”
“而蓝玉呢?比大将军相差多少,以他的能力,竟然能够连败扩廓,这要是没有阴谋,我朱三郎把脑袋扭下来给大将军当球踢!!”
“所以,这就必然是一场阴谋,以和林为诱饵,就是为了让蓝玉孤军深入,诱惑他,从而让大军为此拖累,进而让元军形成合围之势。”
“除非……”
听到朱棡的分析。
徐达沉着脸,不由得追问道:“除非什么?”
“除非大将军愿意舍弃蓝玉,不顾蓝玉死活,牺牲一万骑兵,联合另外两路大军,形成包夹之势,进攻扩廓的大军,如此方有胜算!!”
“只是,大将军,你舍得一万精兵和蓝玉吗?”
听到朱棡的话。
徐达陷入到沉思之中。
自己舍得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