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二章(1 / 1)

加入书签

高大的城楼耸入天际,层云中像是被撬开了一道缝,琉璃瓦上染抹近似于釉彩的晨曦。

这就是□□的都城,京师啊。

但她会如此感概,并非因为眼前城楼的黄瓦盖顶,一片富丽堂皇,而是因为想起了自下县出发时,师傅的一句话。

“老夫也想去看看这些年京师衰败成了什么样。”

“师傅!”

她惊讶地瞪大眸,将师兄们的慌乱看在眼里。

“您哪儿都能去,唯独京师……”

“师傅,您忘了么,五绝的名号是从皇城开始扼杀的。”

“光是连累老幺,作为师兄的我们就已经很愧疚了,假如连师傅都……您是想徒儿们成为悖师的逆人么。”

淡色的眸子微微颤动,六师兄瘦弱的身子透露出一种不容拒绝的气势。

“真是。”仿佛看着玩闹孩童一般,师傅无奈地笑着,“咸儿难道你们都忘了?五绝已经死了啊。”

“师傅……”

“如今站在这里的,不过是一个担心幺儿的可怜老头,只想伴她一路前行罢了。”

捧着写着诏命的布帛,她些微愣怔。

“还是说论到对京师的熟悉,你们有谁能比得过老夫。”

当然这不是问句,否则也不会有一路相携的师傅和十一师兄。

余秭归看向那个因巨大城楼而惊叹的少年。

“门上点的是金粉吧,明明很富贵,师傅为何说京师已经衰败了呢。”娃娃脸看向自进入顺天府变开始沉默的老者。

叹息混合着乳白色的晨雾,自王叔仁的口中呵出。

“对于京师来说,最大的衰败便是王畿之地尽豪奢,而四方之境草木折,这是失道的预兆啊。”

她微楞。

一路行来借宿的农家皆是粥如稀水,开始时她还以为是主人小气,直到无意间瞥见见底的米缸她才明白,原来天灾与苛税在摧垮一个个里甲。以致于天子脚下的直隶,都到了这种不堪重负的地步。

的确,相较于村落里透风的矮墙,为庆双节而点金彩绘的京师城楼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以致于透出几分衰败的腐气。

一百零八响晨鼓渐进尾声,新漆的城门缓缓开启,而这不过是“里九外七皇城四”,京师的二十城门之一。

因近一年中阴长阳衰的冬至,虽过平旦,天光依旧暗沉。大街上朦朦胧胧只见人影,很是鬼魅不清。

“道长,几位道长是从外地来京的吧。”不知从哪里窜出个人挡在他们身前。

“相公如何知道。”背后就是右安门,王叔仁明知故问。

“嘿嘿,我不仅知道你们是从外地来的,还知道你们是来做什么的。”这人很是油气地靠近,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建筑,“是来‘金鱼池’作法的吧。”

金鱼池?她与十一面面相觑,然后看向师傅。

“那相公这是?”王叔仁也没反驳,顺溜问道。

“金鱼池里金鲤长斑,这本就是不祥之兆,再加上……”那人鬼头鬼脑地看了看四周,“听说圣上不好,宫里四处寻仙防道请人来驱鬼神,治金鲤呢。”

老目一颤,王叔仁推开那人。“这种话可不能乱说。”

怕他不信似的,那人忙拽住他的道袍。“千真万确,皇城里爷儿有人,这几天和尚道士不知来了几拨。您看前面那可是武当道士,早您一步刚到。”

顺着他手指看去,确实有几个道人。

“虽说武当道士名满天下,可没了这个东西,一样治不好啊。”那人贼贼一笑,自袖子里取出一个小白瓶塞到王叔仁手里。

“这是?”

“一道和尚的舍利粉,别说金鲤了,连死人都能医活!道长你不信?”那人摸出一个铜牌,“我家以这个营生,从前朝王墓里掘出了一道和尚的舍利,如有假话天打雷劈!”

手指天,脚踏地,颇有几分正气模样。

“那前面的武当道士小爷我可是连搭理都懒得,若不是看与道长有缘,我还真舍不得出手。”袖中握手议价,“给这个数,咱俩门清,怎样。”

拨开他的手,王叔仁一揖。“多谢相公。”

“哎!这半不啰啰,嫌贵可以说啊!”

身后那人还在吆喝,不一会便从议价变成了顺嘴的京骂,听得十一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师傅?”他不解地看向王叔仁。

从头到尾,乱七八糟,他怎么听不懂?

“夜方五鼓未啼鸦,小市人多乱似麻。贱价买来盗来物,牵连难免到官衙。”一边吟诵,王叔仁一边看向昏暗天色下的街道。

隐约间人影攒动,胡同巷角满是摆摊设点的小贩。

“这里的东西不是赃物便是赝品,晨鼓而合,日出则散,趁未明之际做见不得人的买卖,京师人称鬼市子。”

鬼市子?

秭归亦打量,果然天光昏昏,如人与鬼市。

“不仅如此,这里还是京师小道消息的集散地。”

“哎?”十一圆圆的眼眨了又眨。

“京师南门正阳门是天坛与山川坛所在地,后日便是冬至,天子自皇城而出至正阳门祭天祭祖,因此这几日正阳门戒严,普通老百姓是无法进入的。而为师之所以领你们从临近正阳门的右安门进京,就是因为这里鬼市子,以及右安门里的神庙道观。”

“金鱼池便是其中之一么?”秭归一边问着,一边漫不经心地向后瞟去。

王叔仁轻颔首。“金鱼池传说为九重宫阙,‘池上有殿,傍以瑶池,’为历朝天子供奉之所。池中有金银鲤,池水为民,银鲤为官,金鲤为君。池水污则天下乱,银鲤弄波则朝有奸权,如今金鲤生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