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章 羲和想要牺牲自己?帝俊前来太阴星(1 / 1)

加入书签

天外天。

太阴星。

常曦和羲和可以说是眉头紧缩。

因为已经到了与帝俊约定的时间。

就要到帝俊前来迎亲的日子了。

缔结天婚在即,两人不得已也要在这个时候做出决定了。

羲和叹了口气,说道:“妹妹,日后你就镇守在这太阴宫之中吧,这天婚功德乃是女娲娘娘赐予,再加上帝俊威逼利诱,为了我太阴一脉姐姐决定与帝俊缔结天婚!”

见到羲和为了太阴星一脉竟然要牺牲自己,常曦泣不成声。

可眼下大局已定。

除非两个人不管太阴一脉所有生灵的死活。

常曦说道:“帝俊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我太阴一脉的气运与天婚的功德,帝俊对于姐姐并没有什么感情。”

“他这样威逼利诱,就算姐姐与他结为道侣,也不会幸福的。”

羲和转身朝着太阴星外看了过去,道:“吾等能力越大,影响的因果也就越大,到了某个时候有些事情也会身不由己。你所说的姐姐何尝不知道,可姐姐又能怎么办!”

“太阴一脉乃是望舒神女传下的根基,万万不能毁在你我姐妹手中。”

常曦眼中饱含泪水,目光有一些呆滞。

常曦随后问道:“姐姐,那你答应他的怎么办。”

羲和微微有一些错愕。

自然知道答应的他,指的是谁。

羲和淡淡的笑了笑,透着些许无奈,还有几分怅然。

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情愫在里面。

“姐姐既然承诺了他,自然不会失信于他,毕竟这其中有着誓言的制约,姐姐若是失信将会遭受反噬。”

“天婚之后,帝俊和我将会获得无上功德,姐姐会将这其中所有的功德都献祭,为吾太阴一脉留一条后路。”

听到羲和的决定,常曦惊呆了。

没想到姐姐竟然这么毅然决然。

“可献祭了所有的功德,到时候姐姐必然会灰飞烟灭。”

常曦惊诧的说道。

羲和摇了摇头,道:“吾辈修士,有所为有所不为,遵循道心就好了!”

“这是姐姐的伴生至宝太阴神剑,你替我将此宝转赠与他!”

羲和说完之后,披着一身的星光,直接傲然踏出了太阴宫外。

这个时候。

太阴宫之外。

帝俊带着五千万妖族君临太阴宫。

妖族的十大妖帅足足来了五位。

就连妖帅之首的白泽都来了。

白泽乃是十大妖帅之首,白泽的战力可能并不是最强,但它乃是妖族的军师。

白泽本体乃是狮子身,形似狗,浑身雪白,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能够通天理晓阴阳,乃是洪荒异兽之首。

除了白泽之外,十大妖帅当中战斗力最强的计蒙也在其中。

计蒙乃是人身龙首的妖龙,隐居漳渊,乃龙族之属,一身法力,多在这风雨之中现出人形。

相貌威武至极,手中一柄三岔的闹海钢叉,属于上品先天灵宝。

身披一身龙鳞铠甲,也是上品先天灵宝计蒙原是洪荒初年龙族的一员大将,龙族覆灭后跟随帝俊。

计蒙掌管三界雨水,也被封为雨师,所到之处可让大雨倾盆。

除了这两大妖帅之外,还有妖圣商羊、钦源。

商羊乃是先天灵禽之属,本体是单脚的青鸟,乃凤凰近亲,是凤凰岭羽族一类,天生有预测凶吉之能。

商羊能操控诸天星辰,化成人形后也十分的冷艳,在妖族之中震慑一方执掌诸天星数。

钦源乃上古羽族之一,生于昆仑上,得无上先天造化。

不过昆仑上大能层出,钦源就离开了昆仑,她乃是风华绝代的美女,也可以称得上妖族第一美女。

身穿五彩华衣,乃是用先天灵禽羽翼所编制,这五彩华衣极为强大,乃是先天灵物炼制,虽在后天,却有媲美先天灵宝的威力。

最后一位则是毕方。

毕方乃先天火之神禽之一,乃是羽族少有的火木两属之灵禽,它血统高贵,战斗力强悍,性格傲娇,所过之处大火焚天,吞噬一切生灵,乃是妖族当中可怕的杀神。

如今五方妖圣镇压天地。

睥睨诸天之势坐镇在虚空当中。

帝俊则如同众星拱月,坐镇在中央的天龙辇车之上。

见到天庭豪华至极的阵容。

羲和与常曦神色微微一变。

帝俊这明显就是来秀肌肉来了。

你羲和今日若是不答应。

帝俊举手之间就可以直接覆灭太阴一脉,自己来执掌太阴气运。

“帝俊你还真是好大的阵仗!”

羲和抬头看着帝俊,虽然身后只有寥寥数个能拿得出手的太阴星官,可羲和的气势却并没有颓靡。

帝俊看向了羲和,道:“今日吾乃是来迎接羲和神女,前去太阳星之中缔结天婚,自然要慎之又慎,不能怠慢了羲和神女。”

旁边的白泽则是微微点头,道:“两位神女请吧!”

羲和却冷笑一声,道:“这缔结天婚的乃是本宫,与常曦有什么关系,难道要让常曦来瓜分本宫天婚的功德么?”

羲和说完,一道太阴神光朝着常曦斩了过来。

常曦刚想说什么,却见到这一道太阴神光将她完全封印,打入了太阴宫当中。

常曦自然知道,姐姐这是为了护她周全。

可这个时候,她却心如刀绞。

但被羲和封印,她也做不了什么。

白泽等人自然能够看出其中的深浅,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和两个都没有什么区别。

只要能够缔结天婚。

这其中就没有什么差别。

“请!”

白泽大喝一声,一条横贯千万丈的妖龙显化而出。

随后羲和踏上妖龙,朝着太阳星当中飞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