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秘密曝光(1 / 1)
朱元璋差点一口茶水喷出来。
他又问:
“老二咋带你们出去的?”
“回禀陛下,臣女忘记了!”
“老二是不是还有秘密瞒着咱?”
“回禀陛下,臣女忘记了!”
朱元璋:“....”
一问三不知的回答,让他脑瓜子嗡嗡的,心说,这咋跟之前说好的不一样呢?
“陛下?胳膊肘朝外拐的滋味,不好受吧?”
看自己的遭遇再次上演,徐达不由得开怀大笑,在一旁幸灾乐祸。
就在朱元璋愣神之际,太子朱标审时度势,一本正经的说道:
“徐姑娘不必惊慌,我们不罚二弟就是!”
话音未落,
“谢陛下!谢太子殿下!”
徐妙云怕其反悔似的,当机立断,相继拜谢天恩。
一番操作看下来,朱元璋直接人傻了,半天才回过味来。
他又好气又好气:
“嘿?你们这些小娃娃长本事了啊!”
“敢合起伙来,算计咱了?”
“儿臣/臣女不敢!”
“回头咱再收拾你!”朱元璋瞪了太子一眼,继而望向徐妙云,故作严肃道:
“你之前怎么答应咱的?说好的,不管老二出任何事,你及时向咱来禀告。”
“现在可倒好,开始包庇他了?”
徐妙云忍俊不禁,福身行了一礼,欣然解释道:
“陛下,臣女才说了,夫为妻纲!”
“所以偷讲丈夫的坏话,是为不忠!”
“正所谓,男生向内,有留家之义;女生外向,有从夫之义!”
“故此,臣女若是不向着丈夫,岂不是成了不忠不义之人?”
朱元璋脸上的黑线,又是多了几条。
他不喜欢读书人的原因,这就是其中之一,动不动就拽词,扯典故讲大道理。
真是说不过!
有理都得变没理!
不过,虽说有点郁闷,但他还是很认可儿媳的做法。
说白了,奉旨监视朱樉,只是他的小计谋而已。
忠诚永远大于一切,君臣如此,夫妻亦如此!
徐家丫头若是直言不讳,直接抖出朱樉的老底,以此来邀功争宠,他反倒是该重新考虑一下儿媳的人选。
“行了,咱卖太子一个面子,这次就不罚他了!”
朱元璋无奈的摆摆手,道:
“说说吧,他到底带你们去了哪?”
等了少顷,
他看徐妙云不为所动,转而又说:
“再不说话,咱就要严惩不贷了!”
徐妙云吓的一缩脖,紧忙道:
“秦王殿下在宫外置办了宅子,专门用来制盐。”
“宅子?”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道:
“他哪来的钱?”
他为了避免皇子骄奢淫逸,离宫就藩之前,唯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多一分钱没有。
然,应天府贵为一国之都,属于寸土寸金的宝地,随便挑一间最便宜的宅子,也不是普通人能负担起的。
但朱樉却毫不心疼,将其当作制盐的秘密基地?
这不是暴殄天物!
“回陛下,臣女不知。”徐妙云实话实说,又怕他不相信,强调补充了一句:
“这次真不知道!”
朱元璋依旧是半信半疑,但没再继续追问,因为他知道,问了也白问!
小夫妻铁了心穿一条裤子的,专门挑不疼不痒的说。
“对了,小郡主呢?”
“....和殿下在一起。”
徐妙云仿佛被戳中了痛处,眸光瞬间暗淡了下来,肉眼可见的情绪低落。
朱元璋若有所思,点点头。
他不得不承认,混小子考虑的还挺周到。
庄严肃穆的朝会上,突然闯进来一个蒙人,恐怕就不是现在这个结果了,
同时也没有暴露出制盐的方法,看似随心所欲,实则谨慎小心。
“咱知道了,你回去洗洗,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咱估摸着那个混小子快回来了。”
听他说,徐妙云这才意识到,
自己这身打扮确实有点狼狈,乍眼一瞧,活脱一个小要饭的。
“臣女告退!”她脸颊微微发烫。
徐达看了半天戏也看够了,简单行礼告退,回去处理北伐的相关事宜。
待父女二人渐行渐远。
朱元璋饶有兴致的看向太子,笑道:
“太子怎么看?”
“儿臣以为,二弟应该还有事瞒着咱们!”朱标十分笃定。
朱元璋和太子的想法不谋而合,反问道:
“怎么讲?仔细说说。”
“二弟的秉性,大家都了解,除了贪玩,偷懒,再就是喜欢留后手。”
朱标组织好语言,说出自己大胆的猜想:
“简而言之,二弟他就不是一个,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人!”
“拿整整一间宅子,来放一件东西,就算出了事,也能把损失降到最小,非常符合他的行事风格。”
“所以儿臣以为,二弟在宫外....或许还有别的房产!”
“嗯,说的不错,有进步。”
父子俩一拍即合,显然想到一块去了。
经过这次的事,没办法不对朱樉刮目相看。
总结下来一个字,稳!
太稳了!
像制盐这种,足矣青史留名的泼天大功,他也能沉得住气!
哪怕是太子朱标,也只有自愧不如的份儿。
“多派点人手出去,好好给咱查一下,咱要知道混小子还藏了什么秘密!”
朱元璋嘴角上扬,不怀好意的笑了笑。
然而,不等他得意片刻,朱标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父皇....你认为以二弟的行事风格,既然他敢在宫外搞秘密基地,怕咱们查吗?”
朱元璋喜色一滞,脑瓜子隐隐作痛。
“滚蛋!”
“让你查就查!”
“哪来这么多废话!”
朱标:“....”
与此同时,
皇城外,应天府,朱樉的私宅。
“收拾东西,回宫。”
朱樉轻描淡写的吩咐下去。
“啊?”
敏敏帖木儿闻言不解,摆明了没有和夫君独处过瘾。
“妹妹回宫好长时间了,一直还没有消息,殿下现在回去,万一自投罗网怎么办?”
“再待一会嘛....保险起见!”
朱樉却是两手一摊,不以为意。
外面大街上风平浪静,一个禁军的影子都看不见,便足矣说明问题。
根据以往的经验,皇帝老子要是怒了,估计外面这会儿,正在全城戒严围捕自己!
“走,别废话!”
“哦——知道啦。”敏敏帖木儿不甘不愿,意犹未尽。
出宫困难,回宫容易。
毕竟是大明的二皇子,回自己家谁敢拦着?
负责守门的禁卫军,表情没有一点惊讶,似是早就习惯了。
朱樉刚进宫门,没等走出多远,便看见一道熟悉的人影,朝着自己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了。
“二哥!”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四弟,燕王朱棣,也就是未来的永乐大帝。
“老四?”
朱樉一脸不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