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八章 朱嘉的心思和布局(1 / 1)

加入书签

朱元璋,这些话刚想说出口。

下一刻徐达那张有力的大手直接紧紧的攥紧朱元璋的手臂。

朱元璋顿时身体都是一顿,下意识的转头看向徐达的方向。

徐达微不可查的对着朱元璋摇摇头。

那眼神仿佛在说,若真的让朱嘉回归到皇子的序列。

那么整个大明王朝估计都会内乱。

尤其是淮西武将集团掌控着整个大明王朝的兵权,在这样的情况下甚至于直接谋反都有可能。

看懂了自己的发小徐达目光中的意味,朱元璋顿时拳头又是狠狠的攥紧了一下。

最后又是缓缓的松了开来。

朱元璋知道:

将朱嘉的身份真正的公布于众,对于整个大明王朝影响实在是太过太大。

毕竟朱嘉才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嫡长皇子。

太子会怎么想?

淮西勋贵们将自己的身家可全部都压在了太子身上,他们又会有什么样的举动。

不用想也都知道。

下一刻朱元璋想了想,这才将朱嘉地步来的土司改流的小册子,郑重的收到自己的衣袖里:

“大郎你放心,就算是拼了你老子这条性命,我也会将这土司改流呈交给当今的陛下。”

“然后让大明王朝尽快推动土司改流政策。”

徐达这个时候也是点点头道:

“我徐天德在朝廷也算是有些影响力,我相信那些武将集团都还要给我几分薄面,这土司改流的政策肯定没有问题。”

朱嘉闻言,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点点头。

历史上土司改流的问题,直到清朝雍正才真正的实现。

在整个大明王朝几百年的统治当中,虽然早就有人提出土司改流,可一直没有能够很好的执行下去。

朱嘉相信提前了几百年,将这个政策提出来相信对于汉人最后王朝的延续还是应该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嘉想起什么,这才抬头看向朱元璋道:

“父亲这土司改流的政策提交给当今的陛下,我希望还有一个附加的条件!”。

朱元璋和徐达文言顿时目光一亮,紧接着露出倾听的神色。

下一刻朱嘉压低声音道:

“这一次北伐的军队的后勤补给,我希望粮商部分由我们西域商会来做。”

徐达闻言顿时眉毛就是一皱。

这一次15万铁骑前往营救李文忠和蓝玉被包围的队伍。

名义上是北伐,实际上更像是收拾残局。

徐达已经在筹措钱粮和补给。

大军预计半个月之后就要出发。

到时候他们这些骑兵会星夜兼程的赶往顺天府。

所以关于粮草部分,徐达这边已经定好了策略是打算从顺天府直接调集粮草。

“大郎实话实说,这一次北伐我徐天德也会参与。”

“不过朝廷是打算从顺天府直接筹集粮草,毕竟北伐就是在顺天府的长城之外的草原上。”

“从那里调集粮草,更加的容易。”

“而只有兵器和铠甲这一部分,我们才会采用辎重营后勤补给的方式。”

“大郎啊,实话实说,你现在进入到粮商的队伍还是有些慢了。”

大明的时候像北伐这样后勤补给方面,粮草实际上是分为两个部分的。

一部分就是由国库直接拨付屯粮。

而国库的粮食毕竟有限,而且国库的储备粮还要预备一些其他地区有灾害的时候。

这些粮食必须储备起来应付这样的灾害。

所以像北伐这个时候,很多的后勤补给粮草多是朝廷以现金的方式给到各个商户进行购买。

商户将粮食交到后勤补给军队的手上。

当然,如果商户有自己的运输队伍,将粮食直接运输到前线则价格会更高一些。

虽然朝廷购买的粮食价格都是以市面上的最低价。

一般的商户也都会给这个面子,毕竟这样多少还有一部分利润,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这些商户还是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而朱嘉就是看中了北伐商粮的队伍。

他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徐叔叔,关于从应天府到顺天府之间的运输时间,您就不用担心了,我们西域商会有专用的马车,可以在5天时间从顺天府赶到应天府。”

“加上休整时间,半个月时间都可以跑一个来回。”

徐达和朱元璋,闻言顿时就是一愣。

“大郎啊,这根本不可能!”

“就算是我们这些武将带着骑兵从应天府出发到顺天府。

两匹马,换着骑,至少也需要5天时间。”

“就算是你加入到粮商的队伍,现在将粮食交到辎重营,5天时间,你休想将这些商量运输到顺天府。”

徐达身为武将的首脑对于这后勤补给方面实在是太不熟悉了。

朱嘉闻言就是微微一笑:

“徐叔叔,我们西域商会自然有自己的办法。”

“这样吧,你们跟我过来一看便知道了。”

朱元璋和徐达互相对视一下都认为朱嘉这个想法是异想天开。

他们让朱嘉参与到粮商的队伍自然是小事一桩。

可此时粮商的队伍早就已经出发了好几天。

这个时候估计朱嘉这边将粮商运到辎重营,然后从应天府出发,这批粮食到了顺天府估计北伐那边战斗都已经结束了。

不过朱元璋和徐达还是跟上朱嘉的脚步,就是来到庄子的后边走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