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天下大旱(1 / 1)
面对群臣的嘲笑,李斯却丝毫不为所动。
“李斯啊,这里不是你来的地方,奇怪啊,今天看守的人,是怎么回事。”
“怎么一个小小的李斯,进来这咸阳宫。”
李斯只是面无表情的笑着,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现在嘲笑的人有多少,等下打脸的时候就有多狠。
“咔!”
后重的宫门打开,所有群臣都一一走入大殿。
李斯也跟着众人进入大殿,在他们吃惊的目光中,一步步走到廷尉所在的位置。
他虽然没有进过庙堂,但是早已知道,廷尉所在的位置。
这个位置是丞相之后第三个位置,堪称是朝廷之重臣。
“他是疯了吧。”群臣震惊,一双双眼睛看着李斯。
“快来人啊,有人闯了进来。”有人大叫一声。
有将士走进来,看到李斯。
又一言不发的走了出去。
“怎么回事,难道....。”群臣内心疙瘩一下,莫非这个李斯,真的上任廷尉了。
但是他们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啊。
“大王到!”
赵高跟着秦王嬴政,走入大殿。
嬴政坐在龙椅,俯瞰群臣。
赵高看着李斯微微点头,随后朗声道: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群臣面面相视,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大王,这李斯...。”最终还是有人问了出来。
一双双眼睛看着李斯。
嬴政哈哈大笑:“李斯有大才,昨日要不是李斯的《谏逐客书》。”
“你们在座的,最少要走一大半。”
“所以你们,要感谢李斯啊。”
“赵高,宣读《谏逐客书》。”
“喏。”赵高点头拿出李斯写的《谏逐客书》开始朗读。
群臣骇然。
他们还没有想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有想到,秦王嬴政之所以取消逐客令。
是因为李斯写的《谏逐客书》。
听到赵高的朗诵,一群人都在汗颜。
秦王嬴政下令逐客,没有一个人说动秦王嬴政。
但是李斯的一片经文,就让嬴政回心转意,取消了逐客令。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李斯的文采那是毋庸置疑的。
大殿里面鸦雀无声,只有赵高的朗诵声。
李斯高傲的扬起脖子,脸上都快笑开了花。
赵高念了许久这才停下,随后又高声喊道:
大王有令,封李斯为廷尉。
这是正式的喝封了。
尽管李斯已经接受了一次,但是在群臣面前,他也不介意再次接受。
“臣李斯,遵旨!”
“多谢大王,大王万岁,秦国万年!!”
“哈哈哈哈,爱卿平身。”
嬴政哈哈一笑,让李斯起身。
群臣骇然,面面相视。
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一下子成为朝廷之重臣。
真的是鲤鱼跃龙门啊。
“恭喜李大人。”
“恭喜,恭喜。”
群臣反应过来,开始拍李斯的马屁。
李斯拱手,脸上的笑意就从来没有停过。
好半会,庙堂恢复之前的肃然有制的情况。
群臣林立。
嬴政看着四周:“怎么,今日就没有一点要上奏的吗。”
“大王。”有老臣一步跨出,躬身道:
“眼下那大旱,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这田地里面的庄稼,已经死了一大半了啊。”
“要是在这样下去,恐怕今年是要颗粒无收。”
“是啊大王,你不知道,我昨天去了田间,还真的是如此啊。”
“五谷都是病恹恹的,根本活不了多久。更别提什么挂果了。”
“哎。”
“要是我秦国没有粮食秋收,恐怕会出现灾祸啊。”
有老臣喃喃自语。
是啊,粮食是一国之根本,如果没有粮草。
如何行军打仗,打仗都打不起,怎么进攻,又拿什么防守。
可以说粮草是打仗的关键所在。
有粮草还能打一场硬战!
“大王,阎罗不是说三月之内,平定旱灾吗。”
“是啊,大王。”
一双双眼睛看着嬴政。
有人开始发难了,要趁着阎罗不在,奏上一本。
嬴政俯瞰群臣朗声道:“阎罗早已出发。”
“这个时候,该是到了泾水河。”
“能不能挖来水,就全看阎罗了啊!”
嬴政感慨。
“大王,依老臣来看,阎罗实在年轻,还不知道面临这等大事。”
“如果只是交给他一个人,如果这三个月,没有弄来水,恐怕我秦国就真的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了。”
“失去了粮草,一旦六国进攻,我国,又如何去抵挡呢。”
“是啊大王,老臣建议,让水工去一趟泾水河。”
嬴政挥手:“水工,早已和阎罗一起出发了。”
“来人啊,传朕旨意,随时观察泾水河的动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