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祖龙的谋划,商业税的改革(1 / 1)
而已经知道众人要说什么的嬴政。
淡淡笑了笑。
嬴政自己。
已经对这个问题深入思考过了。
所以才会对众人的表现,露出那副了然的神色。
这件事,说白了就是嬴政自己,有心算无心。
正如两军对垒。
一方准备充分。
一方仓促迎战,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
嬴政对于今天淳于越提出的这个提议。
是否能够推行下去,是没有任何怀疑的。
嬴政说出了,从高要那里得来的办法。
“自即日起,对于商人行商的限制取消,商业税十稅二。”
嬴政也相信,这一连串的方略之下。
自然会打乱这满朝众人的思路和情绪。
无论是谁。
在惊人的消息连番轰炸下。
自然而然的。
就会被分散注意力了。
这些人,脑海里会对这些信息分别进行思考。
至少嬴政知道。
自己提出来的,这个关于行商的改革。
肯定没有广修学院,推广儒学,增加寒门弟子读书的机会。
来的反响大。
因为在高要已经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分析。
这个时代。
其实入朝为官者。
对行商的商人,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的。
这满朝文武,很容易就会接受自己提出的,关于对行商的改革。
而且这里嬴政只是提出了一个大概的概况。
至于高公子所说的那些。
更加细微的东西。
还需要到时候认真分析,才能得出具体的施行方略。
听到了这话后。
满朝文武,尽皆哗然。
当然,这也怪不得他们。
在当年商君提出了这个抑商重农的治国方略后。
这些年大秦都是依据这些方略,在推行大秦的前进。
无论是大秦,还是在列的各位文武百官。
已经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现状。
现在突然要改变。
这些人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
不知道自己陛下。
为什么突然要改变这样一条在众人看来无关紧要的方略。
但众人细细思考之后。
也就放下了心中的担心。
自己陛下说出的条方略,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商人的地位,将要稍微提高一些。
但这在众人看来却是无关紧要的。
至少。
众人看不到这条方略有任何能威胁到这些世家门阀和贵族功勋的地方。
哪怕是商人地位提高了一些。
又能怎么样呢?
这个时代的商人,地位实在是太低了。
哪怕就是这条政令推行下去。
商人的地位整体有了提高。
那也对这些人没有什么影响的。
在这些人固有的观念里。
商人,是永远不可能和朝堂之上的这些人,相提并论的。
只有那些贫苦百姓出身,迫于生计。
才会去选择当行商的商人。
哪怕是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
可以开始放印子钱了。
这些商人在这满朝文武的面前。
也要做到卑躬屈膝,低三下四。
恭敬的拿出好处。
才能让这些人稍微满意一些。
这些人也是被固有思维给限制住了。
这个时代。
视田地和人口为最大的财富。
在列的这些大臣。
谁人家里,不是良田颇多。
这些百官根本想象不到。
这些商人如果不受到压制,能积累出多大的家产。
所以下意识的,将商人看轻。
而且大秦上层,也有意识的压制着商人的地位。
就导致凡出身不凡的人,都不会走到行商这样一条路上。
卑之曰市井,贱之曰市侩,不得与士大夫伍。
这就是百姓们。
给商人的评价。
百姓们都对这些商人如此不屑一顾。
更何况这些地位远远凌驾于普通百姓之上的士族弟子,和权贵阶层了。
这么一想。
满朝文武被震惊的脸色,顿时恢复里了正常。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好好考虑一下。
广修学院,这件事情吧。
毕竟,这才是,真正能威胁到这些人的地位的提议。
而李斯等聪明的人。
知道自己陛下肯定不会无的放矢。
自家陛下英明神武,一统天下。
没有任何人,会认为自己陛下会提出毫无意义的方略。
除了李斯等少数人等。
大部分人,已经没有在关心陛下后面说出来的这个方略。
究其根本。
其实就是与己无关四个字。
满朝哗然,也只是因为一直习惯的东西改变了一点点。
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有多么的重要。
在场的,能真正明白这些事情联系的,可能就只有贴身太监一人而已。
此刻见到满朝文武大部分人毫不在意的这种脸色。
这太监暗自笑了笑。
你们呐。
等到这些事情环环相扣,真正的出现的时候。
有你们难受的。
李斯眼中神光一凝。
想到了其中的关键。
光修学院不是没钱吗?
有限制的放开一部分商业。
在从商人这里抽取重税,这钱不就了了吗?
可李斯想不通的是。
商人那里收取的税,真的就能有那么多吗?
于是。
李斯把目光投向了之前提问的那个官员。
让其继续开口。
看到了李斯投来的目光。
那名官员硬着头皮继续问道:“陛下,取消商人行商的限制,哪怕收取重税,也不一定能供应这广修学院的巨大耗费啊。”
嬴政不开口。
眼神一转,静静的看着这名官员一眼。
这名官员浑身的冷汗一下冒出。
后背都已经湿透了。
嬴政又转眼看了一眼李斯。
李斯此刻,也急忙把头低了下去。
哪怕已经做到了丞相。
丞相的身份也没有带给李斯任何的安全感。
嬴政看向李斯的眼神,又平添了几分失望。
而在场众人。
想要开口符合那名官员的。
看到了嬴政此刻古井不波的面容。
明智的选择了闭上了嘴。
归根结底。
还是广修学院,让天下寒门弟子可以读书。
这个方略实在是对这些人的影响太大。
不然换做平时。
只要是嬴政说出来的。
哪怕是再离谱的决定。
这些人都不可能敢多说一句的。
嬴政对于这群人的反应,已经彻底失去了解的兴趣。
在嬴政自己的心里。
十分厌恶世家门阀和勋贵心中,直接把读书当成是其应有的特权的行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