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一章 陛下永寿!三公子万年!(1 / 1)

加入书签

皇帝行宫偏殿。

嬴墨房门前。

徐三有自七日前醒酒之后便不吃不喝的跪在这里。

原本青石垒成的地面此时已经满是斑驳的血迹。

徐三有数次昏倒在嬴墨门前,醒来后又继续跪在那里。

得亏徐三有身体素质出众,要是换做旁人,早就死在了嬴墨的门前。

章邯、李斯、蒙毅等人都来找过嬴墨为徐三有求情,嬴墨却置之不理。

拿嬴墨的话说,就让他在那里跪着吧!

做错了事就要挨罚!

尤其是这徐三有原本还是墨公子军麾下的士兵,那就更该如此!

他所犯下的过错,本就该死。

现在本公子是给他机会!

他若是能挨得过去,本公子也有理由给他一条活路!

现在的徐三有已经憔悴的面无人色,仅仅靠着一丝执念勉强维持着跪着的姿势而已。

看那样子,估计也就再有几个时辰,徐三有就会命丧当场了。

就在这时,嬴墨终于打开了房门。

“徐三有,你可知道错了?”

徐三有看向那个在他心中无比伟岸的身影,眼神恍惚。

“公..公子...徐三有...知错...了!”

说完,徐三有便倒在了嬴墨的面前。

嬴墨走上前去试了试徐三有的鼻息,发现他只是再次晕了过去,这才放下心来。

“来人!”

门外一名侍者闻言快步走了进来。

“三公子,您有何吩咐?”

“找人将徐郡守抬下去用心诊治!”

“徐郡守?”

侍者一脸懵逼,原来那孙郡守已经死了,这丹阳郡什么时候又多了个徐郡守?

随后他又看到倒在地上的徐三有,这才恍然。

“喏!小的这就去办!”

侍者赶忙一路小跑的出去喊人去了。

嬴墨看着地上的徐三有,心中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希望你不要怪我!

虽然本公子知道你犯下那些事情都是被逼无奈,可国有国法军有军规。

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我若是轻饶了你,都会被人诟病。

本公子虽然不怕这些,可为了你的前途,也不得不用此一招了!

咱们毕竟是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袍泽,本公子也就只能帮你到这了,以后你好自为之吧!

在这七天中,王若云也早就醒了过来。

据她自己说,是来到丹阳郡后才发现身上没有钱,又饥肠辘辘了,便想凭王贲之女的身份来郡守府求助一下。

但她没想到那孙福林见色起意胆大包天,竟不顾她王贲之女的身份直接将她囚禁在了地牢之中。

当夜便欲行不轨之事。

幸亏嬴墨及时赶到了,这才救下了王若云。

醒来后的她也知道了嬴墨让红麝暗中保护自己的事情。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对嬴墨是存在许多误会的。

王若云心中顿时后悔不已。

想要找嬴墨和解,嬴墨这几天却一直在房间里闭门不出。

加上徐三有一直跪在嬴墨门前,自己就更不好意思去找嬴墨了。

今日终于听说嬴墨出门了,王若云正想去找他,却不想车队又要出发了...

..........

今日在丹阳城门前,几乎全城的百姓都自发的聚集了过去。

只因为因为今日皇帝的车队要离开丹阳郡了。

丹阳郡经过嬴墨的这一次官场大清理后,郡守暂时由徐三有担任。

其他的各主要官职则由嬴墨命附近郡县秦军中的校尉以上人员暂时顶替。

一时间丹阳郡的氛围为之一肃。

百姓们自然欢心不已,对嬴政和嬴墨更是感恩戴德。

今天听说皇帝要走了,自然要来送一送。

等了许久之后,在所有人殷切的目光中,车队终于缓缓从行宫中出来了。

嬴墨和章邯两人策马并行在前,看到城门口的景象也不由一愣。

尤其是章邯。

上次路过丹阳郡时,走的时候仅有官员送行。

城中百姓对陛下的行辇颇为冷淡。

没想到这次竟然这么热情。

嬴墨则笑道:

“章将军,我记得儒家有句话,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今看来确实是至理名言。”

“这些百姓便是水,而我大秦便是舟!”

“这些百姓心地质朴,你只要对他们好,他们就想方设法回报你。”

“若对他们不好,那他们就会反你。”

“若我大秦治下,人人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谁又会帮那些六国的余孽们反我大秦呢?”

章邯略一思索,也觉得嬴墨的话十分有道理。

不过他也十分惊讶。

没想到三公子对于儒家的学说还有研究。

就在这时,车队也到了城门口。

周围的百姓齐齐躬身,口中高喊。

“陛下永寿!三公子万年!”

“陛下永寿!三公子万年!”

“陛下永寿!三公子万年!”

这话听起来有些逾矩,因为通常在朝堂之上,都是皇帝万年。

可城中的百姓却不懂这些。

他们只觉得皇帝陛下都永寿了,对咱百姓有如此大恩的三公子万年应该也不为过。

嬴墨却略觉尴尬,赶忙转头催促车队加快了速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