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章匈奴之乱(1 / 1)

加入书签

夏朝帝发十九年

皇帝李道元沉迷于修仙不问国事,昏庸无能,听信妖僧国师的谗言,逼死慕容皇后,欲诛杀太子李君牧,立宠妃为后。

此事一出,南北天地震动,同样这也让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夏朝的颓势。

一时间夏朝各路诸侯蠢蠢欲动,南方的晋朝也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这让本就处于岌岌可危状态的夏朝一下子落到了谷底。

但不乏有忠义之士,他们能够清楚地看出夏朝的日渐衰弱,加上老皇帝做的糊涂行为,更加坚定他们扶持太子,逼皇上退位的打算。

于是一行人以夏朝吴王爷为首,发起了逼宫,一切都很顺利,老皇帝让位太子,然而他们将事情想得太过简单,夏朝的腐朽根本不是一个新皇帝能够改变的,他们需要的是一场血腥的清洗,也就是说杀一批人。

只是令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别人同样也有这样的想法,朝廷的关系错综复杂,谁又能保证自己的阵营没有别有用心的人呢,就这样太子这一边所有的行动计划全暴露在老皇帝眼皮子底下。

一场有预谋,有计划的清洗开始了。

先是支持太子的旧臣被策反,紧接着就是太子近臣被强加各种罪行锒铛入狱,一时间太子身边除了一个吴王爷,竟无可用之人。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就要收尾时,老皇帝李道元却突然发难,宣告自己要重新复出,并且斥责太子的狼子野心,与吴王爷一同谋反,欲夺取皇位。

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自然为天下人所不能容忍,夏朝的文人们纷纷抵制起了太子李君牧,风向突转,一时之间文人们口诛笔伐,光痛骂太子的诗词歌赋就能引来一片喝彩。

太子势弱,走投无路只得让位,想要以此来安抚天下人的心,只是他还来不及感慨,不久后吴王爷就被老皇帝秘密处死,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老皇帝的这一番作死的操作算是彻底将夏朝推向了末路!

太子等人见势不妙,在吴王府残余势力的掩护下逃出上京,寻找各路诸侯的庇护,然而人们即使知道夏朝气数将近,可谁又愿意做第一个呢,毕竟夏朝的实力还摆在那里,枪打出头鸟,更有甚者还想抓了太子向皇帝邀功。

就在太子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小宛国决定帮助太子夺回王位,只是其中的利益没人清楚。

老皇帝自然不会看着太子实力壮大,于是便派遣上京禁军西进势要捉拿太子,但是他显然低估了小宛的决心,三万禁军的战斗力良莠不齐,一时间竟拿太子没有办法

老皇帝龙颜大怒,感觉丢了面子,当即怒发冲冠,便下令调集北方戍边的军队,要和小宛开战,边境守将无奈,现在已然快要入冬,匈奴侵犯最频繁的时候,竟还要抽调兵力,但是没有办法,皇帝的命令不得不听。

五万边境精锐席卷而下,带着滔天的杀意向西而去。

太子对皇帝彻底心死,于是借助小宛的力量,以及自身的影响力竟也聚集了十万兵力

然而东窗事发,一个预料之外的消息传来,匈奴趁着北境守备松弛,兵力空虚,连同北蒙一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夺下北境,这下上京彻底暴露在匈奴人的弯刀下,他们沿途烧杀抢掠,以满万不可敌的气魄杀得夏朝士兵丢盔弃甲

令人气愤的是夏朝朝堂上对此事毫不关心,他们关注的重点依旧是西进的战果,以及自身的利益,至于匈奴在他们眼中就是一群乞丐,没了吃的就会抢,吃饱了自然就会回去,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但是太子不同,他关系到自己等人的切身利益,就如同卡在喉咙里的一根刺,太子不死,他们将来就不会有好日子过了。

结果很显然,这一次他们低估了匈奴人的野心。

十几万匈蒙联军在夺过北境以后,将侵略的目光望向了更远的地方,那便是整个夏朝。

这……也是匈奴入侵中原的开端!

等到消息传来,夏朝都城上京已经被匈奴占领,并且匈奴还吞并大片领土,此后夏朝彻底没了气运,皇帝李道元没能逃出生天,被匈奴人抓住,苟延残喘。至于其它的夏朝王室死的死,杀的杀,打包的打包。

解决完这一切匈奴便向着西边的夏朝太子李君牧进攻,誓要彻底了结夏朝的希望。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消息到达的也太迟,这让本就毫无斗志的西征大军彻底崩溃,群龙无首,皇帝都被俘虏了还替夏朝卖命,想的美,于是本该阻挡匈奴的夏朝士兵将枪口对准了太子。

或许是为了在匈奴面前再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与义军作战时竟然异常“勇猛”,以摧枯拉朽之势,完美做好了自己的投名状。

人心慌慌的义军终究难敌天下大势。

在一处峡谷口被匈奴和夏朝的西征军击溃,化作孤魂野鬼,夜夜哀嚎于黄沙之中。

由于太子战败,小宛已经不敢再收留夏朝太子了,只得率领自己的残部南下,暂避锋芒。

而西征军在帮助匈奴战胜太子后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等待他们的是一场屠杀,匈奴早就对他们恨之入骨怎么可能会让自己曾经的敌人好过呢!

至于夏朝的百姓在匈奴的残酷剥削下,已经苦不堪言,稍有不慎,轻则一顿毒打,重则付出生命的代价。

原来的统治秩序已经不复存在,甚至已经回归到了等级制度,在这个等级下,夏朝人属于最低端,而匈奴和北蒙自然是最高的等级。

看到北方的乱象,安于南方的晋朝也想趁机分一杯羹,只是他们不动还好,他们的一番动作引来了匈奴的注意,两者数次出手,最终都以晋朝的失败告终,不仅如此还被匈奴占领了好几座城池。

偷鸡不成蚀把米

于是晋朝一次又一次出兵攻打匈奴,企图将城池夺回来。

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这一场场战斗因为束手束脚,无法施展开来,可以说输的惨不忍睹,一时间将领的无能成了人们批判的对象,不过好在打不过但是躲得过,守城的战斗反倒是异常出彩。

渐渐地征战中匈奴惊讶的发现这个偏安于南方的大国居然如此孱弱,战斗力之低简直让人惊叹,原本匈奴还有些忌惮,到的此时他们眼中只有贪婪。

晋武帝魏钰泽无奈只得求和,从此晋朝向匈奴称臣,每年进贡金银25万两,各种绫罗绸缎25万匹,此外周朝时不时派公主与之和亲,只求的一方安宁。

武帝倍感屈辱,却无能为力,只能向北面不断增兵,加强防御的力量,以防止匈奴的突然袭击。

而匈奴忙于巩固自身统治也就没有继续征战,也开始与晋朝往来交易,并称胡夏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