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锦江诗会(三)(1 / 1)
沿着河岸而行,一路上都能见到形形色色的人。
行走到一段长廊处,人就更多了,并且多是书生。
他们有的结伴而行,带着三两女眷,有的则是一人行走,时不时还会遇见熟人。
隐约间还能听见其中的争论。
忍不住好奇,李君牧也朝那边走了过去。
小月小虎见状也跟了过去。
长廊上挂满了花灯,进入以后只觉得灯光嶙峋,让人迷醉。
只见长廊内摆放着一张张整齐的长桌,上面铺满了上好的宣纸,有人在上面题诗。
“这是做什么?”
李君牧疑惑的问道。
“这是文廊,是京城内一些大家举办的,供人们题诗的!”
不等小月回答,旁边得青年人直接说道。
他朝李君牧拱了拱手,“在下陆家陆明远,不知公子是!”
李君牧一愣,也拱手道:“在下,姓林,名修远。”
“林修远,好名字!看样子林公子是第一次来这里啊!”
他开口问道。
“是啊,的确是第一次见到这幅场景!”
陆明远眼前一亮。
“那就由我来带你参观参观如何!”
“哦,是吗,求之不得!”
“请……”
“看到哪位公子了没有!”
只见陆明远指着不远处被人簇拥着的一名公子,“他是就是京城最有名的诗人了,额名叫慕容白,据说连当今圣上看了它的诗都是赞不绝口。”
李君牧看了一眼陆明远,却发现他满脸的羡慕。
寻着他的目光望去,李君牧看见那被誉为京城第一诗人的慕容白。
“唉,要是能得到慕容公子的指点就好了,哪怕是能成为它的朋友,我也心满意足了!”
“谁说不是啊,不过可惜了,慕容公子的性子向来孤傲清冷,能和他做朋友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文廊上众人听到那慕容白的名字,无不是一脸的向往和钦佩,他眼巴巴的看着前方,幻想着自己和慕容白侃侃而谈的样子,在他们看来只有能和慕容白当上朋友才能真正在文坛上发迹。
李君牧在一旁听见众人说着这些话,顿时摇头失笑,不过经过众人这么一说他反倒对那慕容起了一丝好奇,他倒要看看这慕容白到底有什么神通。
挤过人群,李君牧看见那所谓的京城第一诗人。
“也没什么啊,我还以为会有多超凡脱俗呢,不过是长得比较娘……额……清秀罢了!”
众人一听顿时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哼,那里来的毛头小子,慕容公子的才学怎么能用外貌来衡量。”人群之中有人不屑的说道。
“慕容公子的才学在京城无人能及,就算是久负盛名的大家也是赞不绝口,怎么这位兄台不知?”
李君牧暗中吐出一口气,还好改口快,要是说他是娘炮那还得了。
“额,小弟刚来京城不久,这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事情,对此间事不算了解。”
李君牧摆了摆手,解释道。
“这,原来兄台是第一次来,倒是我等唐突了。”
众人这才对李君牧有了些许改观,他们纷纷拱手,向李君牧表达着歉意,这倒是李君牧没有想到的,他还以为这些文人自视清高,会对他口诛笔伐一通呢!
“诶,慕容公子走了!”
这时有人喊道。
只见慕容白在佣人的护卫下,上了一艘小船,朝着锦江诗会的方向划去,看样子也要去参加诗会了。
慕容白这一走,连带许多人也纷纷离去。
一时间热闹的文廊顿时也萧索起来。
“我观林公子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不知今日能否作一首,让我等也开开眼啊!”
陆明远说道。
周围的人闻言,也纷纷上前。
“的确,这位……林公子是吧,一看就是气质非凡,想来诗词造诣定是不错,不如借此机会来上一首。”
人群之中有人说道。
“这……不瞒大家诗词造诣并不好。”
李君牧摆了摆手。
“哈哈,林兄弟不必谦虚,在场的又有几个诗词造诣高深的呢,无非就是图个热闹嘛!”
“就是,林兄弟试试嘛!”
“来!”
说着就有人将一只沾饱墨水的毛笔递到了他的手中。
李君牧看着手中的毛笔,顿时感觉有些好笑。
“好吧,既然如此在下恭敬不如从命了”
“姑爷真的要写诗!”
一旁的小月见状顿时来了兴趣,她赶忙来到李君牧身旁替他研墨,随便看看李君牧写的诗。
众人也都围了上来。
只见李君牧拿起笔沉思了一会儿。
他脑海中的诗并不少,可到底要写什么呢‘
有了
只见李君牧提笔写到《春江花月夜》
他才刚写下短短几个字,众人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不是因为写的怎么样,而是这字实在是惊为天人
“这……好字啊!”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极致优雅,动中有静!”
“谁说不是,没想到啊林公子居然有这般大才,这样看来林公子的文采一定不弱了。”
众人此刻再看向李君牧的眼神,也完全不同了妥妥的期待啊。
而小月虽然不懂书法,但这并不妨碍她领略其中的美感。
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笔走龙蛇间李君牧已经写完了一段。
不等众人反应,他接着写到: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李君牧停了下来,他提笔沉思了一会。
众人顿时大气都不敢出,深怕影响了李君牧。
……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等到李君牧写完这首诗,周围的人都已经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小月更是不可思议的看着李君牧,眼中异彩连连。
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有人小声读着,这首诗辞藻朴实无华,却能勾起人们的同感,让在场的不少人羞红了脸。
停笔
李君牧松了一口气。
一旁的李明远如获至宝,他轻轻拿起那张字,细细摩挲,爱不释手。
只见他大手一挥:“林兄弟,这诗你要多少银两,我要了!”
“这……”
“粗鄙,这等诗词怎么能用银两来衡量,应该让世人观摩欣赏?”
李君牧话还未说出口,便被人打断了。
李君牧暗骂这人多嘴,到手的银子就这么飞了。
“是,是是,在下唐突了,这么好的诗词应由大家一起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