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圣上居然和朱允熥一起开垦土地去了?(1 / 1)
“好好好!咱想不到,你竟有如此心思!!”
朱元璋摸着胡须,眼中更是满满的欣慰之意!
格物致知!这就是格物致知!
只有去做了,去见了,才能知道天下百姓之苦!
“这孩子,不光是读进了书去!甚至于,还将那圣人的道理,实践了起来!这,这不就如他所言,知行合一吗?!”
此刻,朱元璋又是浑身一震!!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这短短的四个字,却是叫咱细思极恐啊!”
朱元璋是何等聪慧的一个人。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八个大字,虽然简单。
但其实,涵盖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的心学精髓!
且,这还是后世的圣人王阳明所言的名句。
而朱允熥,也只是提前将这话说出来罢了。
可是,在朱元璋这样聪明之极的人听来,这话的意义,可谓不凡!
尤其是对于那格物致知的道理,朱元璋也不止一次的觉得,若只是格物,只是去看,却不能亲手实践,是绝对做不到真正的知晓的。
而现在,朱允熥说的知行合一,便将这个问题,彻底且圆满的解决了。
一时之间,朱元璋也是不免心中大喜道:
“好孩子,你说的对!为人君子,定要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你,说得很好!做的也很好!”
其实,圣人王阳明的心学,又是何其的深奥?那可是结合了儒家心学、道家自然,佛家见性等等至理,所诞生出来的无上学说。
朱允熥苦笑,也不免想到:
“倒是拾人牙慧了,不过,皇爷爷能够认同孙儿此言,那便是孙儿最大的荣幸了。”
其实,他也没有想那么多。
但是,朱元璋身为穷苦人出生,最清楚不过的这个道理了。
那些读书人,根本没有几个人真的拿过锄头,下过田地,他们哪里知道穷苦百姓真正的需求呢?
此刻,朱元璋越是看着眼前的这个孩子,便越是心中喜欢的紧!
“皇爷爷过奖了。”朱允熥此刻谦逊的一笑。
不过,朱元璋此刻却是来了劲头:
“不过,你刚才用锄头的方式可不对!!来来,皇爷爷教你,从前没有打仗的时候,你皇爷爷可是一把好手!”
咧嘴一笑,朱元璋便是大咧咧的上前,也不管那满地的泥泞。
正是手把手的教着朱允熥,应该怎么翻地,翻地之后,又该如何施水,种植.....
东宫中,远远看着这一幕的蒋瓛,此刻也是微笑道:
“真是许久没有见到上位如此高兴了.....”
东宫花圃中,但见到那一老一少,相互教导的场景,显得是格外的温馨,而朱元璋的脸上,也是久违的露出了真挚的笑容.....
.....
后宫。
朱允炆满脸兴奋的来到了母亲吕氏的居所。
一进门,便将此事与吕氏说了个一清二楚。
吕氏狐疑的道:“儿呀,你是说,朱允熥那小子,竟然在东宫破坏花圃?皇上听了,更是满脸怒冲冲的去东宫了!”
朱允炆脸上带着笑容,激动的道:“那还能有假?孩儿亲眼所见,这一次,那朱允熥可算是倒霉咯!”
朱允炆幸灾乐祸的说道。
吕氏的脸上,亦是难以掩饰的露出了兴奋的神情。
“好好好!这老三可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呵呵,这下,在陛下的心中,老三的形象必然会大打折扣!”
二人一说一笑。
更是无比的兴奋。
可过了一会。
门外急冲冲的走进来一个太监。
正是跪拜在吕氏的跟前禀报道:
“启禀太子妃,陛下,陛下居然在东宫陪着朱允熥一起铲平花圃,开垦土地呢!”
闻言。
吕氏与朱允炆脸上的喜色顿时凝固。
随之,便是泛起了满脸的惊讶!
“不可能!这绝无可能!!”朱允炆此刻更是失声道!
朱元璋居然没有叱责朱允熥。
甚至于,还陪着他一起胡闹?
这不是真的吧?
满脸难以置信的二人,此刻更是一点也想不通!
“这朱允熥!到底是耍了什么把戏?竟能蒙骗得了皇爷爷!怎么会这样?!!”
此刻,朱允炆更是满脸的怒意!
然而,他哪里知道。
朱允熥所做的一切,所说的一切。
早已经远远的超过他太多了。
比起只会读书,功于心计的朱允炆。
朱允熥所言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更是彻底的打动了朱元璋!
本就是农民出生的朱元璋,远比那些尸位素餐的腐儒们更懂得这知行合一的重要,更是对土地有着格外的感情。
更不要说,朱允熥铲平花圃,是为了种植菜园子,是为了体验天下百姓之苦,自书本上读来的知识,还要实践到行为中去!
这一点,更是让朱元璋格外的喜欢。
吕氏与朱允炆怎么也想不通,这其中的缘由所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