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二章:大道至简呐!(1 / 1)

加入书签

所谓的十六字真言,其实是对于佛法禅宗的一种概述。

其来自于一个佛经中的典故,说的是从前,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正要准备开始讲经说法时,大梵天王正巧来到灵山,向释迦牟尼献上一朵金色波罗蜜花。然后坐在最后的座位上,也准备聆听释迦牟尼说法。

释迦牟尼面对人间天上诸神一言不发,只是举起这朵金色波罗蜜花给大家看,大家都非常纳闷,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相传,就在那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已经把所有的佛法都道尽了,把生活的智慧和艺术说得淋漓尽致了。但是在法会上的大众,皆是面面相觑,不知道佛陀到底说的是什么。

此时此刻。

智弘只感觉,自己就好似那不知佛法的愚昧众人一般,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明心见性,更没有理解到。

这其中的深奥之处。

自己只看到了朱允熥锄草的表象。

却没有意识到。

朱允熥锄草的目的,所格物致知的道理,是什么。

一时间,自感无比惭愧的智弘大师。

不由得双手合十,拜向朱允熥道:

“还请教公子,何谓心学!!”

此刻,他的眼中犹如是带着几分期待,犹如是初次领悟佛法真谛一般,心中若有无穷欢喜之意。

那,近乎是带着几分崇拜的神情,不由得是让人纷纷侧目!

尤其是,在不远处,早已经到来此地的朱元璋,以及朱允炆!

“智弘大师!竟然连他,也被咱这孙儿所震慑了?”

朱元璋惊了。

即便是智弘大师,竟都如此谦逊的向自己的这个孙儿请教!

这,这简直就不可思议啊!

朱允炆见到此幕,却是暗自握紧了双眼,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此刻,他更是带着满脸的嫉妒之色,看向朱允熥。

为何,智弘大师是自己请来的。

怎么却被朱允熥这小子,所折服,以至于要向他请教什么心学??

此刻,朱允熥也是带着几分淡然的笑意,随之说道:

“所谓,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明心见性,是谓心学,但怎么去做,才是最重要的,咱身为皇子,若不在这泥土之中,见到庄稼成长,在这烈日之下,感受风吹日晒,又怎么能够知道这百姓疾苦?”

“所谓格物致知,的确不错,但,还是需要知行合一,二者相合,方能通达!”

随着朱允熥缓缓的解释。

智弘大师的眼中,渐渐的浮现出一抹清澈的目光。

那眼神,恍若是拨开云雾见天日般明悟。

顿时,更是让他喃喃说道: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明心见性,是谓心学.....”

他不由得心中满是震撼。

更犹如是掀起了四海之水,滔天巨浪拍打而来一般感受到了无比的震撼。

“阿弥陀佛!!大道至简!大道至简呐!老衲穷尽半生,竟是想不到知行合一四字真言!!今日受教,受益匪浅!!”

说罢,他更是朝着朱允熥躬身一拜,直言道:

“还请施主,受智弘一拜!!”

听闻智弘二字,朱允熥却是愣住了!

这,这不是皇觉寺的主持智弘大师的法号吗??

顿时,朱允熥也是连忙将那躬身的智弘大师扶起道:

“小子有眼不识泰山,竟然是智弘大师,一些愚昧之见,智弘大师不必放在心上。”

说到底,这位智弘大师,可是真正的得道高僧。

而自己,也不过是拿着圣人王阳明的心学,拾人牙慧罢了。

此刻见他朝着自己一拜,着实有些不好意思。

可,这落在朱元璋的眼中。

就完全不是这个感觉了。

此刻的朱元璋,只感觉心头满是震撼之意。

智弘大师的智慧,他是有所见识的。

更不要说,这位智弘大师多年前便已然成道,乃是闻名已久的佛法大师。

竟然连他,也对知行合一四个字,感受到如此震撼?

这简直就不可思议!

然而,实际上知行合一四个字,乃是王阳明结合了中华上千几千年的智慧。

所道出的真谛。

龙场悟道,传之后世,乃至于是流芳百世。

这四个字的智慧之深,即便是智弘,也不得不敬佩不已!

此刻,智弘大师也是激动万分,自怀中取出了一串小小的佛珠,其上虽不是珠光宝气,但随着智弘大师多年的把持,却已经是蕴含着一种内敛的光泽,很是不凡!

“此乃我皇觉寺佛家信物,昔年的第一代住持坐化之时,所留下的舍利子,今日便送与施主,以感谢施主的教化之恩呐!”

教化二字,朱允熥自是不敢当。

更何况这是高僧的舍利子,是佛门的重宝!

自己又岂能轻易的收取?

此刻,朱允熥只是连忙推辞,开口道:

“智弘大师如此便是太客气了,若是智弘大师想要感激小子,不如,便为我那父王,做一场超度法事,好让父王能够度化疾苦吧!”

朱允熥说的是肺腑之言。

但在朱允炆听来。

却险些让他当场气炸了!

“这!!这朱允熥!我好不容易从皇觉寺给智弘大师请来,他竟然!竟然!!”

朱允炆一时之间不免是气急败坏。

想不到自己跪拜佛门,好不容易请来智弘大师。

居然给朱允熥做了嫁衣!?

“此事自然没有问题!”

见到朱允熥不断推辞,还提出了另外的要求。

智弘大师也只好答应了下来。

“哈哈哈!智弘大师别来无恙,咱可是十分想念您呐!!”

随着二人的话说到了结尾。

朱元璋这才自殿内走了出来。

听了半天,他也是终于忍不住了。

“允炆呐,你先去殿内等候,咱一会再与智弘大师进来。”

听到这话,朱允炆虽是气不过,但也不好表现出来。

只能是进了殿内。

而此刻,朱元璋却是笑道:

“智弘大师,这一般人,可不能让你做法事啊!”

“陛下,为了您这皇孙,老衲便是破一次戒,那又何妨呢?”

原来,这是因为昔年在元末之时,智弘大师见到天下战乱,名不聊生,自觉生灵已然无法超度,故此不再做法事超度了。

即便这一次前来,也只是为了和皇家交代清楚罢了。

但,朱允熥却让他破了这个例!

听闻此言的朱元璋,不由得深深的看了一眼身边的朱允熥,眼神中,只是浓浓的溺爱之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