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比起这花,我更喜欢野草(1 / 1)
转天一早。
黄锦便是分别通知了朱允熥与朱允炆二人。
告知他们文会会安排在那钓鱼胡同的梅园之中。
即便是到现在,朱允熥也还不知道宫内的意思。
只是认为,这是老爷子想要考究自己罢了。
所以,朱允熥带着廖家兄弟,传了一身不怎么鲜艳的深色袍子。
便前往了梅园。
在这梅园之中。
早就聚集了不少的京城儒生。
还在堂外的时候。
朱允熥便听到了其中吟诗作对的声音。
整个梅园,以苏州园林的布置方式,布置得很是雅致。
再加上周遭的诸多文人士子致词遣句,文雅之风在这小小的院子中显得十分浓郁。
缓步走入梅园的朱允熥,远远的便看到了朱允炆已经出现在了许多文人士子之中。
方才的吟诗作对,就是朱允炆的手笔。
至于朱允熥,身穿深色的袍子,看起来并不鲜艳,气息内敛,也无外表上的儒雅之色。
所以,不少的人也都不怎么在意朱允熥。
这本就是开放的文会。
不少的人,在今日可都是头一次见。
朱允熥对此并不在意,只是让廖家兄弟留在梅园之外。
自己在走进梅园,在那亭台之边,看着池塘之中新开的秋莲。
恰巧正是这个时候。
一个妙龄女子,却是款步而来。
她身穿紫衣,虽是年纪不大,但早已有了几分沉鱼落雁之姿。
周遭的不少文人,也都忍不住对其侧目。
可她却是径直朝着孤身一人的朱允熥走了过来。
笑道:
“公子可见那庭院中央的枯枝,那是梅花树,每年腊月,便会盛开于白雪之中,凌寒之下,桀骜不逊,公子独自一人在此,莫不是如这梅花一般,颇有傲气?”
听到这话,朱允熥只是笑了笑,深思片刻后说道:
“傲寒凌梅也好,百花芬芳也罢,咱都不喜欢,比起这些,我反而更喜欢那旁边的野草。”
女子不免愕然,好奇道:
“这是为何?”
“岁月枯荣,昼夜更迭,纵然百花盛开,可终有花谢之时,可这野草不一样,春夏秋冬,不骄不躁,践踏凌辱,依旧盛放。”
那女子思索了一番。
也是恍然大悟道:
“公子可是将这野草,看做了大明百姓?”
朱允熥笑道:
“难道不是吗?”
这女子倒也不是别人。
正是徐家的徐妙锦。
此刻她问答对话之间,隐隐的却是感觉到了朱允熥的眼中,似有不一般的光彩。
从前她喜欢那腊梅,觉得孤芳独自开,那正如君子傲岸。
并且,身为国公之家的孩子,徐妙锦自小便是颇有学问,读了不少的书,见识了不少的事情。
心中,对那暗香疏影的寒梅最是喜欢。
可现在,如此截然不同的看法,却是让她的心中,生出了些许的不同。
“公子此言,甚妙。”
徐妙锦忍不住的夸奖道。
“姑娘谬赞了。”朱允熥只是淡然道。
“公子此行,是来参加这文会的吗?”徐妙锦此刻又问。
“呵呵,咱也只是陪着别人来罢了,凑个热闹,不懂什么文会不文会的。”
朱允熥淡淡的说道。
听到这个回答。
徐妙锦心中了然,随后也是拜别了朱允熥,去参加文会去了。
而在此刻。
已经是与众多的文人士子高谈阔论的朱允炆,已经是以自己的见识,与众人一同欣赏书画。
一番谈论之下,不少的文人士子对于朱允炆也都是倍生好感,颇为愉悦。
再加上朱允炆平日里的老师可都是朝堂之上的那些最负盛名的大儒,不管是见识,还是学识,都远在众人之上。
这让不少的人,对他都心生敬佩。
“公子如此见识,很是不凡,不知道是应天府哪座府邸的贵人,虽是面生,但我等也想日后拜见拜见呐!”
忽然,有人开始询问起了朱允炆的身份。
自然,朱允炆也不能表明自己身为皇子的身份,只是随口糊弄了过去。
只是不知道为何。
忽然之间。
众多文人士子却是纷纷沉默了下来。
众人的目光,更是同时朝向了某个方向。
朱允炆定睛看去。
可这一眼看去,犹如是一眼万年。
顿时,便让他愣在了原地。
但见四周亭台楼榭,镜花水月,无尽繁华簇拥之下,万般色彩,竟然是因为一个女子的到来。
而显得尽失颜色。
这与朱允炆记忆之中的那个徐妙锦完全不同。
从前朱允炆只是觉得,徐妙锦生得美妙,是个美人坯子。
但如今,他却是瞬间坠入倾慕之中。
忍不住的在人群之中垫起脚尖。
徐妙锦的容貌,竟然是远比他想象之中的,还要让他为之动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