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强分老朱家的田(2更求收藏鲜花)(1 / 1)
陈恪最终按捺住了打探这些人来历的冲动。
对陌生人如此。
必然会招致对方的不喜。
即便不是敌人,都会变成敌人!
现在最主要还是逼迫皇觉寺分田!
“这人是在鼓噪百姓,绝对是想要造反!”跟在人群后,听着百姓的激动、迟疑议论,陈友谅越过人群,看着陈恪的背影,十分肯定说道。
常遇春瞥了眼陈恪,低沉冰冷道:“此人虽然穿着僧衣,可看着像个读书人,若是真的为百姓谋福,那到也罢……”
说着,常遇春就顿住了。
因为某些经历,他不喜欢读书人。
读书人的腹黑、阴险他是见识过的。
……
“陈大哥,后面那些人跟着,不会有事吧?”就在后面朱重八等人议论时。
跟在陈恪身边,身着打补丁儒衫的大半孩子也不时扭头向后看,脸上满是不安之色。
楚镇周出身在自耕农家庭。
守着几亩水田,十几亩旱地,耕读传家。
可几年前水灾,家中父母相继饿死,而土地也被皇觉寺兼并了。
他肉身穿越前受了伤,穿越后就高烧昏迷。
就是这孩挨家挨户求着施舍,才让他苏醒过来,不至于成了穿越第一倒霉蛋。
皇觉寺附近百姓失去土地的原因,与楚镇周大体相同。
都是灾年被皇觉寺兼并了。
“我们与他们井水不犯河水,不要怕。”
楚镇周点了点头,然后又用极低声音,颤抖着询问:“大哥,皇觉寺真的会答应吗?要是失败,惹恼了皇觉寺,以后不租地给我们。”
“我们连活下去的机会都没有了。”
哗啦啦……
陈恪抖了抖手中文告,纸张作响间,他冷笑道:“不答应?”
“上面可是又皇觉寺明觉主持的法印!”
“不答应,那咱们就领着百姓,踏平皇觉寺!”
这份文告,是他弄得。
为此,他找机会,成为皇觉寺俗家弟子,然后又展现了数学才能。
然后就被派去协助管理寺产。
说白了,就是个账房先生。
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有机会接触主持法印,借此机会,写了这份文告。
这个计划,只有镇周知道。
他根本没告诉乡亲。
镇周一个读书人都这样。
何况一群老实巴交的百姓。
他做这件事,并非陈友谅所认为的那种野心勃勃的造反。
他生活在一个耕者有其田,甚至,许许多多农民,都不愿意种田的时代。
而在这里,短短几个月间,他就见了好几起十几岁小女孩,被卖给青楼人牙子的事情。
这不是父母狠心。
因为这些女孩子,去了青楼,虽然屈辱,却能活下去!
还能让家里人,多活一段时间!
见过那些衣不蔽体的小孩子,胳膊瘦的黑漆漆,只剩一张皮的模样。
活着,绿头苍蝇就在身边打转了。
这不单单是孩子们不注意卫生的原因。
即便他们从河里洗澡出来,都会有苍蝇围着。
这是因为,这些看似活着的孩子身上,已经有了一股死者特有的腐烂气息!
更准确的说。
以现代医学对身体生命体征的标准判定,这些孩子应该早去世了。
可他们才刚刚接触这个世界。
对这个世界,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奇。
是渴盼了解这个世界的脆弱求生意志,在支持着这些孩子!
想到这里,陈恪忽然停下来。
转身指着远处,恢弘的寺庙宫殿群,对百姓大声说道:“乡亲们,明觉主持是得道高僧,是寺里极力支持给乡亲们分田的。”
“可寺里有些普通僧人,他们的觉悟不高。”
“我认为,主持和寺里那些得道高僧们,之所以悄悄把文告交给我。”
“让我告诉乡亲们分田之事。”
“就是主持等寺内高僧们,受到的压力很大,他们需要乡亲们的支持,才能让那些被金钱阿堵之物迷昏了眼睛的僧人们让步。”
“乡亲们,如果我们退缩了,不但分不到田。”
“还会害了皇觉寺内,极力支持给大家分田的主持等得道高僧。”
百姓短暂安静后,突然爆发。
“谁敢反对主持分田,就打到谁!”
“分田!”
“支持明觉主持给咱们分田,谁反对,就打到谁!”
……
刘伯温盯着陈恪的背影,眉头紧皱,低喃道:“年纪轻轻,竟有这样狠辣的分化手段……”
刘伯温如果读过矛盾论。
或许就一点儿都不惊讶了。
朱重八看着群情激奋的百姓,感受着人群中传出的那种气浪,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
他在琢磨。
是不是真的要站在寺庙一边?
他现在还不清楚刘伯温口中的分化,这等手段,要等他成为枭雄之后,才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学会。
并且成为史上皇帝中,最为炉火纯青的一个。
他更不知道什么矛盾论了。
陈恪就是运用矛盾论,把以明觉主持为首的寺内高僧,与寺内普通僧人进行了区分。
这种区分,并不是这双方真的存在是否分田这一主要矛盾。
而是他运用矛盾论。
给寺庙这两个层级的群体,制造了这一主要矛盾。
从他用明觉的主持法印,盖印写下这份分田文书。
并悄悄通知百姓。
在加上刚才的阐述说明。
在百姓心中,寺庙内,就存在了关于分田的这一矛盾!
这就足够了!
他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
就要让寺庙,感受到百姓要求分田的强硬态度。
还不能把整个寺庙,都树立在百姓的对立面。
首先,若是这样,以这个时代百姓长期逆来顺受,宁愿卖儿卖女,都不敢反抗的怯懦性格。
极有可能会被直接吓退。
其次,就是需要给皇觉寺一个妥协答应的台阶。
如果连主持都觉得,自己成了百姓的眼中钉、肉中刺。
还怎么可能妥协?
现在就要把寺内两个层级,人为的进行分割。
主持等地位高的,要高高捧起。
而反对分田的,就是寺内那些普通,没有学到佛家慈悲的普通僧人!
……
“分田!”
“分田!”
……
越靠近皇觉寺,百姓呼喊分田的声浪,越发整齐洪亮。
气势越足!
整个皇觉寺都被惊动了。
“主持,不好了,不好了,附近百姓要造反了!”
“他们高呼着分田,向咱们皇觉寺冲来了!”
……
ps:求收藏鲜花月票评价票评论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