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陈友谅:用的还是陈恪的法子(3更求收藏鲜花)(1 / 1)
这马和刀,都是陈友谅在凤阳境内时,从一个不知死活,不开眼,试图打劫他的盗贼手中抢夺的。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匹马。
他才能以这么快的速度,赶到怀远。
刚离开时,他原本想回家乡的。
不过走着走着,他改变主意了。
他早听常遇春讲过,其逃亡,就准备去怀远投靠大盗刘聚。
怀远、凤阳相距不远。
陈友谅想留在凤阳附近,做出一番事业,证明给陈恪看,他陈恪错了!
错的很离谱!
所以陈友谅临时改变主意,直接奔着怀远,投奔刘聚。
刚进入怀远境内。
就碰到了领着一群乌合之众,竟然连一座坞堡打的都十分困难的刘聚。
陈恪曾和他们一起讨论过,如何攻打坚城。
至于陈恪那些法子,有没有用,他不清楚。
他一股脑把这些法子,用在了攻打这座打坞堡上。
还别说,真管用。
也由此,引起了刘聚对他的重视。
想到即便离开陈恪,用的还是陈恪的法子,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此刻,独眼大盗,刘聚就骑马伫立在陈友谅旁边,打量着用马鬃擦刀的陈友谅,刘聚笑着邀请道:“陈兄弟,俺看你是个厮杀的好手。”
“跟着我干,如何?”
陈友谅听刘聚,一会儿自称‘俺’,一回自称‘我’。
心中不由好笑。
这个人显然已经有了做人上人的想法。
在主动改变身上,任何让其显卑贱的东西。
学习过陈恪关于自我改造理论的陈友谅,很明白,一个人的底色,想要彻底改变,那可不容易。
可同样是改造人的底色。
但刘聚给他的感觉,就是不伦不类。
而陈恪那种对人的改造,却让陈友谅感觉,身边的陈恪、刘伯温。
哪怕是那个他,不怎么瞧得上,只知道死读书的郑士元。
都是越改造,越让人心惊!
尤其是郑士元。
当日陈恪率队撤离凤阳时。
郑士元那么一个死读书的家伙,竟然泪流满面,喊出一句,情绪张力十足的:“我们先锋队一定不会辜负这个时代!”
说实话,郑士元当时那种瞬间的升华变化,以及这句话。
着实给他内心,很大的震动!
同样是改造,怎么差距就这么大?
难道非得成为一个觉悟的劳动者,主动让自己变成一个刨土的泥腿子,才能有这种令人敬畏的变化?
没有觉悟的陈友谅。
并没有明白,劳动觉悟,并不是让一个人变成泥腿子。
并未认识到,人之所以能延续、发展壮大。
从最原始的人开始,有别于动物。
恰恰是因为人选择了主动劳动!
某种程度,是劳动创造了人这个族群。
劳动才是人最为底色,最为高贵的行为。
当一个人主动劳动,产生劳动者觉悟时,本能的就把人随着人类发展,丢掉的最低色,最高贵的那些东西重新觉醒了。
主动劳动、劳动者觉悟,就会不知不觉,使人的胸怀、气度变得更加辽阔。
“可以,但我有条件。”
“从今而后,攻打坞堡,刘大哥要约束军纪,不能这般强抢民女,这坞堡中有多少普通百姓?”
“你们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强盗,成不了大事!”
“除此之外,我们打下坞堡后,就地给百姓分田,领百姓进行农田水利建设……”
……
陈友谅几乎是,除掉陈恪倡导的崇高理念,把陈恪领着他们做过的事情,全都照搬过来,提了出来。
“如果刘大哥做不到,我马上就走,大家好聚好散。”
“刘大哥这样的行为,绝成不了人上人,将来也必定惨死在更有能力的造反者手中。”
“放肆!”
“一个刚来的家伙,竟然敢对俺们指手画脚!”
“大哥,杀了这狂妄自大,给脸不要脸的狗东西!”
……
刘聚身边,其他兄弟就率先不满起来。
刘聚也是面红耳赤,羞愤难当。
可他注意到,陈友谅根本瞧都不瞧他,只是盯着坞堡方向。
他那些草莽兄弟,正一边放火,一边狂笑着,或是搂着金银财货,或是扛着惊恐呼喊的娘们儿向外狂奔集结。
刘聚瞧着自家兄弟们的丢人现眼样。
再想一想陈友谅说的话。
顿时感觉一张脸,羞臊的没地方搁了!
“好,咱答应陈兄弟,陈兄弟今后就是咱的军师!”
刘聚一咬牙,羞愤的答应了陈友谅所有的条件。
然后坐在战马上,气急败坏挥刀咆哮道:“他X的,都死了!马上给劳资去约束军纪,不听话的,把脑袋砍下来。”
“挑在竹竿上,示众!”
……
ps:新书求收藏鲜花月票评价票评论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