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求问李善长,欲效仿汉高祖刘邦之法平定天下(求收藏)(1 / 1)
滁州城。
三天的时间已到。
父亲朱元璋亲自举行了统试和面试,意在考验那些面试文人们的真实文采和能力。
他朱元璋自然不会要那些没用的书生过来充数,而是要选拔真正的大才之人。
麾下将才云集,却缺少辅佐他的真正谋士和军师。
所以,父亲朱元璋其实是在挑选自己的军师,为日后行军作战和治理政务挑选大才。
最终,确实选拔出来了一些儿人才出来。
其中,真正称得上是大才的,只是一人,此人叫李善长。
李善长,濠州定远人氏。
父亲朱元璋的濠州老乡。
至于没有选中的那些文人,要么是书呆子,要么文采能力一般。
随后,便让他们回去了,各回各家。
一开始,父亲朱元璋虽然觉得李善长此人有大才,但是也不好直接委以重任。
毕竟跟他不熟,一时间把军政大事全交到他手里面去,总有些不放心。
于是,就先给了他一个普通文职的职位,在元帅府负责整理书籍和文件。
以此,试一试他的办事能力和心性。
一个人既然有了大才,那么便要看他的心性如何!
倘若心性不正,也是不能重用的。
结果,这大才的李善长对于普通文职工作的安排,不仅没有不乐意,反而在文职工作上面干得是有条有理,称职得很。
父亲朱元璋得知情况后,非常高兴,觉得重用他的时机已经来了。
于是,亲自去见了他。
朱元璋前往了李善长办公的地方,单独面见了他。
有些话,暂时适合二人听到。
父亲朱元璋见到李善长后,立马说道:“我早就听说先生是滁州的有德之人。”
“今日一见,先生不但有德,而且还是一个大才之人!”
李善长一时间便是见到朱元璋出现在房间里面,立马向他行礼道。
“元帅,善长有失远迎!”
一副恭敬行礼,又歉意的书生姿态。
忽然间,他很快也猜到了朱元璋的真正来意。
心中默默作想到:“元帅在滁州城四处张贴举贤令,大肆招揽有才之人,而自己位列首位。”
“所以,绝不可能只给自己一个处理文职的寻常职位。”
“如今孤身前来,怕是有要事相议!”
随后,立马笑意问道:“元帅此行,是不是有事相议?”
朱元璋听罢,哈哈大笑了一番。
知道自己找对了人,果然是一个大才。
自己啥也没有说,他倒是猜到了有事商议。
自己绝对没有看走眼,将李善长留在了自己的元帅府之中。
他朱元璋要的是帮助自己平定天下的大才,而不是处理文案的书生。
所以,立马对着李善长就是一拜,赶忙开口问道:“先生,现在天下大乱,到处都在打仗,何时是个头呢?”
“我朱元璋不才,恳求先生指点一二!”
父亲朱元璋其实是在询问李善长平定天下的计策。
如今天下大乱,便是希望李善长给他出谋划策,平定天下的大乱。
父亲已然有了觊觎天下的心思。
他和一帮弟兄们,就打下来了俩座城池。
要是有厉害的军师辅佐,岂不是可以平定天下了吗?
不远处。
朱英又是将父亲朱元璋的心声偷听得一清二楚。
他和母亲今天刚刚从定远赶到滁州城,母亲马氏在休息。
然后,他却是听闻了不少事情,父亲居然在滁州城里面发布举贤令,到处招募有才之人。
为首的李善长却被分配到寻常的文职职位。
其中,怕是有些猫腻了。
所以,忍不住在屋子里面偷看偷听了一番儿!
结果,这么一偷听,真相全出来了。
敢情这李善长已经取得了父亲的信任,决定重用他为军师,辅佐他左右。
眼下,正询问他平定天下大乱的计策。
李善长闻言,立马有些震惊!
本来,他就感觉朱元璋孤身前来,商议的事情一定不简单!
没想到,现在元帅朱元璋一开口,居然询问平定天下大乱的计策!
言外之意,不就是要夺取天下吗?
所以,李善长仔细一想后,立马也是答复了过去。
“元帅,善长听说秦朝乱时,汉高祖刘邦也是寻常百姓出身。”
“但是他只用了五年时间,就成就了帝王之业。”
“现在,天下大乱,民心已经不是元的了。”
“元帅你的户口在濠州,离汉高祖刘邦老家不远,必能沾到帝王之气。”
“元帅只要效仿汉高祖刘邦之法,必然可以很快平定天下之乱!”
李善长胸有成竹的解释了一番。
认为效仿汉高祖刘邦之法,必然可以很快平定如今的天下大乱。
言外之意,元帅朱元璋也可以成为汉高祖刘邦那样的人物。
……
朱英的金手指模板里面,很快也呈现出父亲朱元璋的反应。
他仰天大笑,高兴不已!
李善长这一番话,简直说到他心窝子里面去了。
他朱元璋就是想效仿刘邦,平定如今大乱的天下,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