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谁当皇帝我说了算(1 / 1)
郑屠夫一听见有人要倒卖活猪,喜出望外。
“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只是辛苦点就行了。
首先你从乡下人手里收下活的猪,然后慢慢的赶着,这一路上不能走得太急。
你只需在家里头弄个猪圈,将买来的猪在家里再养上几天,等膘肥体壮再倒手卖出去。
我估计这几天没人下去收猪,你出去收购只管压低价格,绝对能大赚一笔。”
王不留留了个心眼,反问着郑屠夫。
“既然你说的这么容易赚钱,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去下乡收猪?”
郑屠夫摆了摆手。
“要说难处嘛,就怕走在路上,死上一两头猪,或者说一旦得了猪瘟,就赔的血本无归。
做这营生,首先要手脚勤快,还要懂得猪的秉性。
最重要的是要有本钱,一头猪得多少钱呢?
一般人哪有这么多的钱,提前垫进去。”
王不留就找到了嫣然,要了本钱,直接来到乡下。
刘贺看着嫣然张罗着准备登台唱戏,自己也坐不住了。
于是就在临街面上打了个招牌,替人写信,替人抄书。
这一开张,买卖格外的兴旺。
刘贺本来写的好字,好事的人一看过去的王爷,现在竟然放下身段为人抄书,为人写信,是何等惬意的事情。
在民间之内经常流传一些书籍,就是当地的著名诗人写的诗词,以及书,当时的印刷比较落后,只能由人工代写。
所以替人抄书,那是一场辛苦的活。
这要求必须写出一笔好字,一般人达不到这种要求。
所以刘贺接了很多抄书的买卖,这每个月下来也能赚不少的钱。
这让刘贺大感欣喜,自己不是个废物,竟然能靠着写字养活了自己。
嫣然也重新登台唱戏,反而名声大震。
人们都愿意看王爷的老婆唱戏,这好比一种现成的广告,都想见见过去王爷老婆,是什么样的模样,什么样的演技。
就是远处的人闻讯也赶过来观看。
这让原来的老班主嫣然的父亲感到欣喜,一声感叹。
“因祸得福,重操旧业,反而比以前挣得多了。
看来刘贺就是一个有福的人,这财神爷就扶着他。”
王不留在农村收买猪肉,很快的就掌握了这一行当的诀窍。
他是赶得活猪,没有一个死伤的,而且回到家中稍微养活两天,马上倒手卖出去。
由于熟悉的一帮人,那农村人朴实,有时候没钱提前赊着,就是把猪赶回来,卖完钱以后再给。
这无形中就节省了一笔资金。
王不留将两个月卖的钱,交给了刘贺的时候,刘贺交给了嫣然,同时说道。
“这笔钱留着你娶媳妇儿,我这房屋是现成的,又很宽敞,由你随便住着。
过两天我找个媒婆,给你说媒,这才是老百姓过日子的事。”
王不留并没有把那封信交给了县令。
这街上的一些人,也没有一个人找刘贺的麻烦。
反而认为刘贺人缘好,见谁都点头哈腰,和蔼可亲。
刘贺根本不知道,那是县官儿私下里,让衙役门警告街上的赖皮,谁要敢找刘贺的麻烦,一定重罚。
县官是干什么的?
他私自接到张世安的招呼,让他照顾刘贺,这意味着什么?
那就意味着可能还会重新再启用,或者说在皇宫内,刘贺还有一定的根基。
像这种人最好不得罪,不就是自己一句话的事儿吗?
霍光征求了张世安的意见。
“刘贺这狂妄的家伙,已经被我们贬为平民,现在谁当新任的皇帝最好,你心目中是否有人选?”
张世安早就知道,下一任的皇帝是刘询,而且自己将来是他的手下重要大臣。
就是自己在背后出谋划策,才让刘旭坐稳了皇帝之位,在以后扫除霍光建立的党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可是这一切,他怎么能对霍光交底呢?
只能装糊涂。
“我才疏学浅,怎么能知道谁当皇帝最好呢?
这些都是由大将军亲自测定,我只是一个跑腿的,你说是谁,我就把人迎接进京城。
我说一句放肆的话,干脆你直接当了皇帝就算了。
省得选来选去,万一这一任皇帝不好又被废了,岂不成了笑话。”
霍光用手点着张世安,开口骂道。
“你小子一张嘴,就没有好屁,你想让我当一个千古落下骂名的奸臣。
天下百姓都知道我是临危受命,辅佐新的皇帝,是堂堂有名的顾命大臣。
我要当了皇帝,那不是公开表明,我就是一个篡位的人。
天下百姓,以及各地区的的官员会拥护我吗?
到时候天下大乱,刚刚建立好的朝廷,整个被打乱。
实际上我心中已经想好了一个人,可是我现在还拿不定主意,你帮我想一想,我的选择可对吗?”
张世安故意装出一副着急的样子。
“大将军,你说来说去,还没说出这名字,就不要让我猜了。”
霍光这才一字一句的说着。
“就是从小关在狱里长大的刘病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