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章 该你效力的时候了(1 / 1)

加入书签

刘询自从当了皇帝以后,到今天为止,依然没有组建任何属于自己的个人小班子。

这种高高在上,一个人独来独往的性格,却获得了霍光的绝对信任。

刘询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给霍光造成一种假的印象。

他深深的知道要吸取教训,刘贺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想当初刘贺当皇帝,威风凛凛,带着自己二百的多人的嫡系。

其中不乏足智多谋的谋士,武功高强的武林高手,以及其他方面独领一骚的能人异士,这就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

似乎自己强大的不得了,他低估了霍光的本事。

霍光真是柔中带刚,在暗中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并且故意露出破绽,等他动手。

刘贺真是个傻瓜,果然上了当,被霍光以正当的理由,一网打尽。

所带来的人,都成了刀下之鬼。

刘贺被贬为平民,凄惨的灰溜溜的又滚回了原来的驻地。

刘询之所以谨慎,主要得益于他生长在民间,已经见过了人世间的复杂性。

在社会上三教九流的人都打过交道,也熟知他们的规矩。

而官场上的规矩,全都得益于许广汉的教诲。

刘询深知道官场的复杂性,更何况自己迫于无奈,被推到高高的皇位,这越发的使他更加的谨慎。

刘询深深的知道霍光的脾气,绝不允许再发生第二个刘贺事件。

现在让他唯一满意的是,跟前有一个足智多谋的张世安,为他出谋划策,并且提前知道霍光的一举一动。

娶上了霍光的姑娘,他明白自己又进一步的获得了霍光的信任。

在所谓的新婚之中,他开始了深层次的思考,准备实行下一步的计划。

在这次行动中,他总结了经验教训,凡事有进有退,有得有失。

同时他摸不清了霍光的底牌,自己提出的条件,没有触犯到霍氏家族的根本利益,他基本上会同意的。

现在有了霍平君这张王牌,霍光即使对他动手,也会投鼠忌器,会谨慎的考虑,现在正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那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在满朝文武大臣中,以正当的理由,合法的身份,组建属于自己信任的嫡系,或者说培养自己的死党。

刘询对张世安有不一样的看法,认为张世安是小心谨慎。

这样做法可以使自己永远处于不败之地,但他的不好处,太过于保守了。

刘询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进攻是最好的手段,不能一个劲儿的被动防守。

自从许平君去世后,被封为平安侯的许广汉很少来,他没有理由再进入后宫之内。

今天正是许平君去世百天的日子,刘旭以祭奠怀念许平君的借口,来到了坟墓跟前。

刘询知道,这一天,他的父亲许广汉,一定会在墓地祭扫自己的姑娘。

果然在这里见到了多日未见的许广汉。

刘询挥了挥手,让左右的人退下,单独留下许广汉。

“许广汉,我把你封为平安侯的高位,现在轮到你出力的时候了。

我准备在朝廷之上,请一些文人秀才,为我的爷爷和我的父亲歌功颂德。

同时我还要修建专门的宗庙,用来祭祀我的祖宗。

我现在担心的是霍光反对,或者说怕朝廷的一些大臣出来反对。

这时候就要出有人出头露面,来支持我的做法。

以你的身份,公开表态支持我,那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你当了侯爷之后,也结交了一些朝廷重臣。

你私下里找他们一下,相互之间通个气儿。

等我提出这些建议之后,以你为首,一起公开表态支持我。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会引起霍光的怀疑。

咱俩之间的关系,理所当然你会站在我这一边。

他会错误的认为,你为了个人的利益,所以才站在支持我的这一边,公开的拍我的马屁。”

许光汉并没有闲着,他早就知道刘询把他立为平安侯,就是暗中积蓄力量,他要借着这种身份广泛的交流,公开的接触各路的大臣。

在这期间,他暗暗考察着这些官员的性格秉性。

现在果然需要效力的时候。

许广汉公开表明态度,同时也支持着刘询的做法。

“皇帝的做法实在高明,既没有得罪霍光,又能为自己的祖宗,歌功颂德。

其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确立自己是皇家的正宗身份。

在群臣之间,留下一种概念,让他们彻底的服从,养成为君王效力的习惯。

反对皇帝,就等于造反,就等于违背天道。

这是辖制群臣之间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时又能为自己挑选出,忠心耿耿的为君为国服务的大臣。

“皇帝,你果然成熟了很多,深知用人的手段。

我冒昧的问一下子,张世安到底是站在你这边,还是站在霍光那一边。

我怎么觉得,好像张世安在暗中帮助你一样,我这是一种错觉吗?

所有的大臣,都知道张世安是霍光的左膀右臂,是他的死党,他会为陛下服务?”

刘询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如果告诉了张世安真实的身份,恐怕许广汉不由自主的就露出一种亲密的程度,这样对张世安相当的不利,略微一思索,决定不告诉他真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