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1章 狼筅(1 / 1)

加入书签

“现在东南沿海的倭寇海盗,多使用倭刀。倭刀刀柄长,刀身也长,可以双手持刀劈砍,因此力道更沉,而且非常锋利……”陆炳将在东南沿海发现的兵刃问题一一道来:“……我们大明士兵的兵器多是腰刀和长枪,倭寇和我们的刀兵对战,往往我们的士兵还没冲上去,就被倭刀砍中了,两刀互相碰撞几次,我们大明的腰刀就会被损坏。而若是和枪兵对抗,倭刀的锋利,可以轻易砍断枪杆。如此以来,无论士兵如何刻苦训练,还是难以抵抗,以至于败多胜少。”

“不错,大人能总结到这些,确实是用心了,也去战场体验过了。”老铁头笑着道。

“所以我来请教,是否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甚至克制。”陆炳道。

“办法无外乎两种,第一种是提高我们大明兵器的质量。”老铁头笑着道:“但是,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这是为何?难道说我们大明制作兵器法子没有日本的好?”杨森不服气道。

“我们大明可以做出比普通倭刀更好的兵刃,但是却无法量产。”老铁头也不介意杨森的态度,只是道:“无法量产,也就无法普及全军。”

“这是为何?”陆炳也奇怪道。

“这个我来解释吧!”戚景通道:“即使我们有倭刀的制作方法,可是我们也承担不起如此高的打造成本,更不要说普及军队了。”

“那我们有没有倭刀的制作方法?”陆炳询问道。

“倭刀的打造方法是严格保密的,我打造兵刃一辈子,也只是大概知道一些。”老铁头解释道:“在打造兵刃上,倭刀对空气中的水汽、灰尘,以及矿石、炉火温度的要求极高。真正的倭刀是三层夹钢所制,而且不是完全的熟铁。火候也很关键,早了生铁,晚了太软,并非是很多人以为的百炼成钢,而是要锻造到介于两者之间的硬度。

倭刀并非一条钢所制,是用三种不同的钢材合成一把刀,刀背、刀刃和刀身用的是不同材质的金属,然后用嵌土契合,其复杂程度难以想象。

真正上品的倭刀,选料是极为精良的,日本用的矿石并非我们东方所有,而是称为南蛮铁。即使是普通的倭刀,采用的也是日本本洲岛西边的地区,生产的纯净磁铁矿。

他们采用一种比较奇特的炼铁法来炼制。钢到了刀匠手上,尚不能打造相关的刀具,而是必须回炉,进行脱碳或渗碳处理,并熔铸成条形。这时候,才算是真正的打造阶段。

制刀时,需将此类条形钢料加热至赤灼,尽心锤锻,并通过加热反复折叠打延,少则七、八次,多则二、三十次,这个标准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大明兵器的要求了。究其目的,是为了折出原料中的夹杂之物,并籍此使之质地匀称。”

“听起来,也不是很困难啊!”杨森还是不忿道。

“看花容易绣花难!”老铁头喝了口酒,捻起一粒黄豆,吧唧吧唧嘴,道:“其实,锻造倭刀刀看起来都还没有太大的难度,可问题在于,那些技艺高超的工匠,是如何在折叠打延时避免铁锈、粉尘及空气等杂物污染折叠层的?如果折叠时有杂物,会导致叠层间无法融合。

如何把握生熟铁之间的界限?是不是好钢全凭经验感觉,没有十足的经验是很难做到和了解的。在如此折打之后,原本的钢条重量减少几乎一半,这样的浪费,朝廷也是不会允许的。”

“那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吗?”陆炳问道。

“宋朝的时候,曾经出现过一种冷锻制甲法,在不经加热的条件下,纯靠锤子砸,可将铁料锻薄至原厚度的三分之一。当然现在这技术也还在,但用在打金箔,贴佛像上了。不过冷锻和打金箔还是不太相同的,如今已经失传,再难复原。”老铁头叹了口气:“若是打造几件兵器,用心锻造,老朽有把握超过倭刀,但是大批量配备军队,这可太难了,朝廷也没这么多银子。”

“铁大叔说还有一种方法,是什么?”陆炳想起老铁头说有两种方法,忙问另外一种方法。

“另一种便是克制啊!”老铁头又喝了口酒道:“他长,我们比他更长就是了。他能砍断枪杆,我们让他砍不断就是了。”

陆炳摇摇头道:“除非把枪杆换成铁的,但是一来成本同样很高,而来也过于沉重,并不适合普通士兵。”

“大人可听说过狼筅?”铁老头问道。

“不曾听说。”陆炳摇摇头,戚景通却眼前一亮,道:“可是浙江义乌旷工造反时候用的兵器。”

戚景通这一提醒,陆炳也想起一种怪模怪样的兵器道:“可是一个长矛,加了很多枝桠的模样?”

“正是。”老铁头笑道。

陆炳想了想,却又皱起眉头道:“样式倒是克制倭刀,但是那同样造价昂贵,甚至比铁制的长矛更沉重。”

“老朽有个法子。”老铁头笑道:“其实用不着都用铁打造,我们只是需要它够长,又不那么容易被砍断就可以了。”

“正是如此。”陆炳点点头道。

“江南有一种大毛竹,节多枝多,可以毛竹顶端装上铁枪头,两旁枝刺用火熨烫的有直有勾,再灌入桐油,敷上毒药。倭寇必不可挡!”老铁头得意洋洋的道。

陆炳一听,不禁击掌叫好:“好主意,战斗时,倭寇长刀虽锋利,却砍不断软枝。”

“行啊!老铁头,没想到你还有这么好的法子!”戚景通也大喜,道:“竹节层层深,还能挡住长枪刺入,若是让狼筅兵在前冲阵,长枪兵紧随左右,大刀接应于后,一定能杀的倭寇海盗屁滚尿流!”

老铁头有些黯然,道:“老朽的家乡,便是浙江……年轻时候,倭寇登岸,把我们村子都屠了,我因为有打铁的手艺,才没有被杀,而是被掳到船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