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你管这叫简单?(1 / 1)
前面说了一番理论,朱元璋听的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只是大概听懂了一个东西。
那就是光发俸禄是不行的,给高给低,只要不越过官员心中的底线,其实都一样。
至于其他的,实在是有些为难他老朱了。
一直到陆子秋终于说到了策论。
朱元璋才缓了过来,脑袋从头昏脑胀重新变得清明。
“此举何意?”
说了这么久,终于说到策论了,可算是把朱元璋给激动惨了。
连忙问道:“难道大明朝给生员、官员的赏赐还不够多吗?”
“还有,这少优待又是何解?”
话入正题。
陆子秋一一解释道:“首先我们必须要区分什么叫赏赐,什么叫做优待。”
“所谓赏赐,换个说法也就是激励,是所有人中唯独只有你才有,或者是少部分人才有的才叫激励。”
“而优待,就是所有人都有的东西。”
“大家一视同仁,不分上下。”
“但这恰巧犯了大忌!”
“正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存在感,如果每个人都一样了,那岂不是显得我毫无存在价值?”
“有,也就等同于没有了!”
“大明朝对于士子的优待,就是如此。”
“当大明对所有士子都有相同的优待后,这优待也就等同于没有了。”
“相反,如果通过赏赐的方式。”
“更能体现个人存在的价值!”
经过陆子秋这一番解释,朱元璋算是听明白了。
感情对生员、官员好还不行,光是一些物质上的保障未必能激起他们的干劲,要能体现出他们的存在价值才行!
之后,陆子秋更是详细说明道:“就比如某位学子考上了进士,大明可以赏赐给他田地、银两,或者荣誉称号之类的东西,而不能许以特权。”
“徭役、税赋等事务,与百姓一视同仁。”
“若是担心官员要为朝廷办事没法去服徭役,可以用银子赎买就行了,到时候赏赐下去的银子就又回到了朝廷手中。”
陆子秋说的头头是道。
但朱元璋依旧有疑问。
“可是……”朱元璋疑问道:“如果大肆赏赐,岂不是显得这赏赐也不值钱了?”
“再说了,如果那些官员得了这笔钱,去购买土地,岂不是更会加剧土地兼并?”
“而且这笔钱对于朝廷来说,也算是不菲啊。”
众所周知,大明朝缺钱啊!
如果说像刚刚陆子秋所说大明宝钞不行的话,大明那里来那么多银两赏赐下去呢?
“哈哈哈。”
陆子秋笑了一阵,说道:“这就是你太过多虑了。”
“先前我不是说了吗?官员对于俸禄的要求,只要满足了起最低的底线之后,感觉波动其实就不大了。”
“好比现在一个官员的基础俸禄是六十两。”
“我们可以引入绩效的方式,将这个官员的基础俸禄改为四十两,再加上二十两的绩效俸禄,这部分钱,只有官员干得好了才能拿到。”
“这样一来,俸禄没有下降,官员也能接受。”
“但从朝廷来看,却是平白无故的多了一笔赏赐给官员的钱啊!”
陆子秋越说越是觉得罪恶。
居然提前了好几百年用起了绩效这一剥削劳动者的手段。
如果要是陆子秋再引入狼性文化,末位淘汰制……
啧啧。
这大明朝的官场怕不是就要陷入一场名为内卷的腥风血雨了。
“妙计!妙计啊!”朱元璋拍手叫好。
他怎么就没想到俸禄上还能做这么多的文章呢?
明明只是一样的俸禄,但却能更加鼓舞文武百官的干劲!
至于说赏赐银两会不会加剧土地兼并。
“这就是你多虑了。”
“只要将之前的优待取消,贫困的士子得了赏赐后自然可以改善生活条件,而对于富裕的士子,赏赐的钱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这样自然能够越发激励贫困的士子进取向上。”
“但因为取消了优待,富裕的人家想要通过考取功名来避税、逃避徭役也不可能了。”
“他们身上的特权就少了!”
“要知道,他们真正能够肆无忌惮进行土地兼并的核心其实是在于特权身上!”
“所以大明朝必须取消士子的特权。”
“让这一部分人没有兼并土地的可能。”
朱元璋能从陆子秋的话中听出一丝坚定。
看来此举是必行之策。
而且在朱元璋看来,这项策略也十分有效,一定能改善大明的官场风气以及土地兼并的格局。
而从实际上来看。
这项策略也肯定是有效的,这一点从后世公务人员基础的薪资上也能看出来。
低薪资,高福利待遇,高社会地位。
这才是保证人幸福感的核心。
“当真是绝佳的治国妙计啊!”朱元璋手都快拍肿了。
心情激动不已。
想他在听了陆子秋讲课之后,几乎是夙兴夜寐,通宵达旦的思考如何拯救大明朝。
而如今这等安天下,治万世的妙计竟被陆子秋随口说出。
还是在一处茶楼之中。
对此。
朱元璋只想说一句,你管这叫简单的对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