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内阁制(1 / 1)
朱元璋越说越兴奋。
“如果我大明占领了南洋那些无主之地,垦殖土地,广播粮食,到时候我大明就没有了吃不上粮食的苦恼。”
“即便是遇到灾荒,也不再害怕了。”
朱元璋看着马皇后,深情的说:“妹子,你想想,南洋的粮食运到大陆,大陆永远都不愁吃喝,那该是多美好啊。”
马皇后也被这美好的愿景感染了,“是啊,如果我大明再也没有缺粮之苦,那百姓们就安居乐业了。”
“是啊,那咱真的就完成以前的梦想,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
“说不得我也能和唐宗宋祖比上一比。”
马皇后拍打了一下自己的丈夫,笑道:“还和先贤们比什么?只要你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便是最伟大的皇帝。”
“是啊,身为一国之君,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让百姓衣食无忧,如果这都不能做到,就是昏君,应当被赶下去,不配为君。”
马皇后爱怜的给朱元璋夹菜:“你就做的很好,心里想着百姓,做的事也对百姓好,你就是明君。”
“嘿嘿,还是妹子对我好。”
马皇后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好的事的?”
“是咱儿子朱标告诉我的,不对,应该是儿子们的老师告诉他们的。”
马皇后疑惑了:“怎么那么绕啊?到底是谁告诉你的?”
“嘿嘿,咱们儿子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老七,他们六个人之前不是去国子监听课吗,认识了国子监的一个老师。”
“那个老师博学多闻,就是他告诉儿子们的,儿子又告诉我的。”
马皇后想了想:“是不是上次你为了宝钞而苦恼,后来一个先生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是那个先生吗?”
“对,就是他,他叫姜诚,很聪明的一个人,不仅把宝钞的问题解决了,还想了个非常好的办法,创办钱庄,我已经让人开始做了,一年之内就有分晓。”
“如果好了,就可以推广全国了。”
马皇后听了很是高兴:“哎呀,可真是上天眷顾咱们啊,下凡了这么一位活菩萨,他是转成来帮咱们的,你可要好好对待人家。”
“妹子你放心吧,咱们那几个儿子,对他想着了魔一样,非常的尊敬,这几天,天天往姜诚家里跑,恨不得住他家里。”
“上次朱棣送你的镜子,就是姜诚做的,咱七个儿子,每人一面。”
“啊?原来镜子是姜先生做的?哎呀,这么贵重的东西,肯定很耗钱吧?有没有补偿人家啊?”
朱元璋无语了:“这个,好像没有吧,不过老五上课的时候,给了姜先生一百贯钱。”
“一百贯哪儿够啊?那镜子怕是价值万两白银吧?应该多给点,人家帮咱们解决了这么大问题,还送了这么好的礼物,应该多给点。”
“哈哈,妹子放心,儿子们会经常去拜访姜诚的,送礼物就是捎带手的事,肯定没问题。”
“而且,这个姜诚,我还专门派了锦衣卫保护,没人打扰,你放心吧。”
“好吧,保护他不被打扰就好,这等国之干城,必须要好好对待。”
两人说说笑笑,很是开心。
……
第二天,姜诚在家制作千里镜,答应皇子们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患寡而患不均。
正在磨镜片呢,皇子们就来了。
姜诚招呼他们进来,却发现太子朱标没有来。
“太子殿下呢?怎么没有和你们一起来?”
齐王回道:“哥哥今天比较忙,没有一块儿来。”
朱棣回道:“最近胡惟庸因为造反,而被下狱,案件太大,所以父皇一个人很忙,大哥去帮父皇处理政务了。”
原来如此,此时正是胡惟庸案的时间。
整个案件,会持续一段时间,没有了丞相,朱元璋的确会很忙。
不过想想,内阁制也该出现了,要不然就朱标的体质,肯定还是早早的就累死了。
姜诚可不想朱标再次去世,既然穿越到了洪武年间,那必然是要保护朱标的。
虽然会改变历史,但是现在自己这样子已经改变历史了。
虽然朱棣也是英明神武,但是朱标也不差。
而且,朱标身为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他的能力比他的儿子强了不知多少倍。
更重要的是,朱标如果不死,那么蓝玉等很多人也都不用死了。
如果朱标不死,朱棣也不会发动靖难了。
这一连串的事情都是大事件,都是影响大明国运的事情,是改变历史的大事件。
所以姜诚一定要保住朱标的命,这是毋庸置疑的。
姜诚看了看诸位亲王,正色道:“今天咱们不讲试卷上的问题了。”
“哦,那今天讲什么?”
姜诚回道:“今日咱们讲内阁制。”
“内阁制?什么是内阁制?”
“胡惟庸离死不远了,他死了之后,没有人会当丞相了。”
“什么?!没人当丞相了?”
众亲王诧异了:怎么可能没有人当丞相了?
秦王询问道:“姜先生,即便父皇处死了胡惟庸,也会选择让其他人当丞相的,您怎么说没人当丞相了?”
“因为陛下不想再让人当丞相了,而且陛下会直接废除丞相制度。”
碰!
一句话把众王炸的脑子晕晕的。
这怎么可能?胡惟庸是个反贼,把他处死就行了,再选一个人当丞相不就行了,父皇怎么可能会把丞相制度给废除了?
“姜先生不会是危言耸听吧?父皇怎么可能会把丞相制度废除?那可是存在一千多年的制度啊?”
“就是啊,如果父皇把丞相制度废除了,那谁来处理政务啊?”
“姜先生,您怎么知道父皇会废除丞相制度?这事还没发生的啊!”
“对啊,胡惟庸刚刚被抓,他的案件还在审问当中,处理完最起码也得一两个月,您怎么就知道以后不会有人当丞相了?”
面对众亲王的疑问,姜诚笑脸相迎。
“因为前几任丞相都不行,每个人都有问题,尤其是胡惟庸,竟然还敢造反,这触动了陛下的逆鳞。”
……
求大家的鲜花和评价票支持,多谢大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