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九章 萧何的官职,李斯的反应(1 / 1)

加入书签

翌日清晨。

随着太监的一声长喝。

官员们陆续走进了宫殿。

能在这宫殿里有位置的,就是整个大秦朝,身份最高的一群人了。

等例行的事务询问完了。

看下面的群臣也没有需要汇报的了。

嬴政开口说道。

“寡人,决定让原沛县主吏掾,萧何,出任治栗內史。”

群臣相互对视一眼。

都看到了相互之间的疑惑。

萧何是谁?

没有听过啊。

看过了一圈之后。

群臣发现。

这满朝文武,居然没有谁露出了了然的表情。

这意味着。

这整个朝堂。

都不认识这个名叫萧何的人。

然后,众人便见到。

萧何面色从容,从殿门口大踏步走了进来。

“臣,拜谢陛下之恩。”

“嗯,起来吧。”

嬴政挥手道。

这个有胆有识的年轻人,嬴政颇具好感。

面对自己的雷霆之威。

面不改色。

没有刻意为了自己的开心,而说出违心的话语。

嬴政自然能看出昨日萧何表现出来的那种大义凛然,是发自真心。

更何况,萧何的才能已经得到了自己的初步认可。

能说出那番话的人,做一个治栗內史,绰绰有余。

到时候经过自己的培养,再一步步让萧何走上高位。

升任萧何做治栗內史还有一个好处。

萧何毕竟在这朝堂没有任何根基。

掌管钱粮的治栗內史职位,让萧何有了积累人脉的基础。

一旁的太监拿着治栗內史的服饰进来了。

虽然嬴政昨天这个时候,就已经当着淳于越的面,任命了萧何为治栗內史。

但是任命大臣,是有相应的流程的。

所以在今日早朝。

嬴政依照流程,重新任命了一遍。

萧何此刻内心恍惚。

这......成了治栗內史了?

这也太快了吧。

萧何感觉自己像是活在梦里。

高要让自己在咸阳城内打探消息,等待机会的时候。

自己其实已经做好了长期等待的准备。

可萧何没有想到的是。

这才几天。

自己就能够直接对话始皇帝了。

而对方还任命自己为治栗內史。

此刻的萧何激动的脸色涨红。

尽管昨天已经知道了自己被封为治栗內史的事情了。

但是今日当着这大秦的满朝文武。

这种感觉,肯定不同于昨日。

而另一边。

相互对视的百官们。

没有在殿中其他人的眼神中得到自己想知道的消息。

文武重臣们无谓的摇了摇头。

一个治栗內史而已,也不是什么非常重要的位置。

自家陛下用人一向不拘一格。

如李斯,如王绾等等,都是陛下从当初的吕不韦相府之中直接提拔任用的。

之前这种令人奇怪的任命,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对于萧何出任治栗內史这个事情,这满朝文武,不一会也就放下了关注。

“第二件事,淳于越,出任御史。”

嬴政有继续开口说道。

“臣,臣,拜谢陛下之恩。”

淳于越一个激动。

躬身行礼。

淳于越的兴奋激动比起萧何来说,就夸张的多了。

多少年了。

儒家学子没有占据过这么重要的位置了。

这可是御史啊。

和萧何那个治栗內史不同。

御史,一般叫左丞。

从这个名字中就能看出来。

御史的重要之处。

简单来说,就是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了。

听到这个任命。

百官中传出来几声低呼。

一张张脸上,刻满了震惊。

百官们怎么也想不到。

淳于越有一天,能和御史这个职位,产生联系。

事情不对啊。

这下。

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嗅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淳于越之前在朝堂之中。

地位十分尴尬。

是一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角色。

基本上没有人给过淳于越好脸色看过。

而百官们也不怕得罪到了淳于越。

派别不同,有什么好说的。

如今大秦用法家治国。

儒家这种谁都没用过的学派,自然不受重视。

而淳于越这种儒家代表,那是相当不受人待见的。

但陛下今天一反常态,突然启用淳于越。

后面代表的什么意思呢?

是淳于越的才华终于得到了陛下的看重?

众人在心中暗暗否定了这个答案。

这淳于越,众人还能不了解吗?

如果真的有什么惊世之才,那还用等到今天吗?

排除掉这个可能。

剩下的那个,就是真正的原因了。

陛下要开始启用儒家了。

法家的众人皱起来眉头。

如果陛下启用了儒家。

那他们法家学派的这些人,又该如何自处呢?

嗅觉灵敏的百官们,顿时有了一种大秦要变天了的感觉。

而一些机敏的大臣,都已经把目光转向了丞相李斯的方向。

个别人,还对着李斯悄然点了点头。

这淳于越代表的儒家要站出来了。

那自然要由法家的代表出来对话。

丞相李斯,就是当代法家的代表。

李斯不说话,其他人是不可能擅自代表法家开口的。

听到了陛下的决议。

李斯也是十分不解。

不过再有疑问,那都是后面的事情了。

如今最先要做的,就是站出来。

把儒家起势的苗头掐灭。

环视了一圈满朝文武。

李斯眼中得意浮现。

在这里的,几乎都是我法家的人。

淳于越,你儒家拿什么起势?你拿什么跟我李斯斗?

这时。

李斯目中精光一闪。

你淳于越代表的儒家想要起势。

自己就拿你能力不行说事,让陛下放弃任用你的想法。

只要这淳于越当不上御史。

这法家的危机自解决。

李斯开口说道:“陛下,淳于越此人迂腐不堪,难堪大用,岂能出任御使。”

法家的旗帜开口了。

已经和法家绑的死死的官员们纷纷开口。

“陛下,丞相所言有理,淳于越这人,不可用啊。”

王绾第一个站出来附和。

“臣附议,淳于越此人过于迂腐,不适合担任御史一职。”

“臣等请陛下三思!”

“......”

“臣等请陛下三思!”

此刻响彻朝堂的,尽皆是反对的声音。

淳于越躬身没起。

没人能看到,淳于越快要贴到地上的那张脸,无比苍白。

耳边这一声声言语,好似世间最锋利的刀刃,毫不留情的一刀刀扎在淳于越的心口。

嬴政看了一眼百官。

用用眼神压下了一切的声音。

开口说道。

“原本寡人也是这般以为的,直到前两日,寡人认识一个人,他告诉寡人一个故事。”

“你们想听听,是个什么故事吗?”

看着嬴政面色不愉。

这个时候可没人想上去触这个霉头。

而且。

百官们不知道嬴政说的这个故事。

和任用淳于越有什么联系。

所以决定先听着。

“说这沛县一个村子里......”

“征召徭役两百人,可这个村子一共就一百多个男丁......”

“这个村子倾家荡产去买外面的男丁.....”

“可到了期限还是没有凑齐......”

“最后这个村子的男丁就被全部砍头了。”

“你们听说过这事吗?”

嬴政面色一冷。

扫视了一圈满朝文武。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

等了半天。

还是没有人说话。

嬴政开始点名:“来,李斯,你来说。”

李斯硬着头皮回答道。

“臣以为,重刑罚能提升约束,这个事情只是一个施行过程的一个意外......”

说道最后,李斯的音调都小了起来。

“意外?”

听到李斯的回答。

嬴政非常不满意。

“对你来说,这一百多条人命就只是一个数字是吗?”

“这样,你就可以把这个事情心安理得的当成一个意外了。”

“那你觉得,对这个村子里剩下的妇孺来说,这一百多条人命又是什么呢?”

李斯额头滴滴汗水滑落。

这个事情确实太过于离谱。

拢共一百多个男丁。

分配过去的任务,就是让这个村子交出两百多个男丁来完成。

而完不成就直劫砍头。

这些剩下的老弱妇孺,在失去了一个家庭最大的依靠之后。

她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李斯在嬴政的逼问下节节败退,最后闭上了嘴。

一旁围观的法家众人心急不已。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互相环视的时候。

王绾站了出来。

王绾清楚的知道,如果这个时候没有让陛下收回成命。

等淳于越真的出任了御史这个位高权重,重要无比的位置。

那么法家众人,将纷纷受制于这个儒家当世代表。

所以王绾决定。

拼着挨顿骂也要让陛下取消对淳于越的任命。

找不到话都要凑话说。

不然陛下很可能顺势直接把淳于越出任御史这个事情给定下来了。

“陛下,这只是一个特殊的情况......”

刚开口,王绾的话于便被嬴政不耐烦的打断。

“王绾,那寡人问你,你家只有百贯钱,寡人让你明日之内交出万贯钱,交不出就杀头,你可同意。”

王绾脸色涨红。

跪倒在地:“陛下......”

面对嬴政的问题,王绾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砰!

嬴政一拍扶手站了起来。

“李斯,王绾,寡人将这天下叫给你们治理,你们就是这般治理的?”

眼光掠过文武百官。

众人纷纷下跪。

“用你们法家,搞得天下百姓都没有活路了,你们说,这是治国之道吗?”

听到这话。

跪倒在地的文武百官,皆是心中一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