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祖龙的决定,外儒内法(1 / 1)
听到了嬴政的质问。
以李斯,王绾等人为首的法家众人。
更加确定了心中的想法。
陛下这是铁了心要启用儒家治国了。
李斯决定换了一个角度,来劝说嬴政。
“陛下,我秦国自商君变法以来,愈发强盛,现在更是一通天下,开天辟地,陛下的功绩远超尧舜,功盖三皇,这无比说明法家的强大,也只有法家才能让大秦做到这一步。”
既然无法从淳于越入手。
李斯决定从法家本身已经取得的成绩入手。
想让嬴政知道。
即使法家治国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如果不是法家治国。
大秦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今天的地步的。
而且。
李斯还巧妙的把嬴政的功绩。
与法家在大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死死的绑定在了一起。
侧面来证明,维持法家治国的重要性。
这样一说,既夸赞了嬴政取得的不世功绩。
又强调了法家的作用。
在场法家人听到了李斯的发言。
纷纷在暗中点了点头。
丞相不愧是丞相。
短短时间内。
就从另一个角度。
找到了劝说之法。
王绾等人也纷纷开口。
以嬴政和法家的历史功绩为论证。
来强调法家的重要性。
听到了这些人变着法子的夸赞。
嬴政冷哼一声。
哼。
别以为寡人不知道你们这些人在想什么。
你们难道是真心在为寡人的大秦考虑吗?
你们首要考虑的,就是儒家治国后。
你们法家众人会丢掉手中的大权。
丢掉现在的地位。
但是表面上,嬴政还是点了点头。
一统天下,这是嬴政毕生最骄傲的事情。
嬴政怎么可能就这么否定了自己的成绩呢?
这里就可以看出李斯的厉害之处了。
没有人能否定自己取得的成绩。
陛下也不例外。
只要陛下认可了这一统天下的功绩。
而在这期间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法家。
重要性自不必说。
看到嬴政点头。
法家众人皆面露喜色。
嬴政没有理会这些人想小心思。
开口说道。
“说寡人从不否认法家的功劳,可以说没有法家,就没有大秦的今日。”
听到这里。
众人喜色皆溢于言表。
在法家众人看来。
这是陛下已经要放弃儒家治国,向法家众人妥协的征兆了。
“然而,寡人还听那人说过一句话,可以马上打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
李斯等人的脸色微微一变。
聪明如他们,自然知道马上打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这句话里面蕴含的意思。
嬴政的意思很简单。
不同的时期,要采用不同的办法。
征战天下的大秦,法家适合。
可现在天下一统,法家治国方略,可能就不合适了。
又听嬴政继续说道:“老秦人万众一心,全都冲着一个目标努力,苦点也就苦点,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天下太平,这个共同的目标没了,法家治天下,难免矫枉过正,使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长此以往,百姓积怨甚深,一旦爆发,将不可收拾。”
其实这些道理。
难道在座的众人不知道吗?
这些文武百官,就真的不知道现在大秦的百姓生活艰难吗?
天天看到这些汇报,处理内政的李斯就看不到这些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些人必然是能看到的。
但是。
始皇帝一统天下。
可不是始皇帝一个人,单枪匹马就能让这天下归心的。
是无数老秦人,征战沙场,最后埋骨他乡。
是无数老秦人,无怨无悔拿出了自己的米粮钱,充作了大秦的军费。
一统天下。
是始皇帝的功绩。
又何尝不是这些老秦人的功绩呢?
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
这些文武百官们。
享受享受怎么了?
百姓苦不堪言,没事啊。
这些百官们过的好啊。
再说了,刁民作祟,镇压下去不就好了吗。
这天下都是他们老秦人的了。
还有什么问题,是大秦解决不了的吗?
嬴政叹息一声。
从文武百官们的眼神中,看到了曾经那个迷失在了过去功绩里的自己。
看到嬴政这个神态。
李斯决定再换个角度。
“陛下,虽然现在法家有各种问题,但法家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被证明过是可以使用的治国之法。”
“如果贸然换之,对这个天下的动荡,更甚。”
“而且,儒家的治国术从来没有被使用过,也就无从知道儒家的治国之术,是否可以真的让我们大秦更加国富民强。”
众人被李斯这一提醒。
也纷纷醒悟过来。
是啊。
儒家根本没有被证明过啊。
法家虽然存在着缺陷,但时间证明过,至少法家能用啊。
这招以退为进。
丞相高啊!
嬴政开口说道:“所以寡人决定,以后治国,外儒内法。”
听到这话。
淳于越脸上,浮现了丝丝血色。
淳于越一直害怕,陛下就这么被众人说服。
彻底放弃儒家。
如果今日真的发生了嬴政被法家众人说服的事情。
那淳于越都能想到法家众人早朝过后,那不遗余力的报复。
肯定会把自己连同儒家一起,彻底埋了才肯甘心。
儒家现在已经和法家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
以前儒家没有被法家放在眼里过。
但是一旦出现威胁到法家的苗头。
法家就不可能在放任儒家的存在了。
说到底。
淳于越要做的,可是夺人大权,这等无法回头之事。
但凡有机会。
李斯等人都不会放过自己。
但,听陛下这意思。
就是要强行的把儒家和法家结合起来。
自己儒家这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从法家手里拿走权力了。
想到这里,淳于越笑了起来。
每当嬴政说出‘寡人决定’这四个字的时候。
这满朝文武就知道。
无论再说什么。
都无法改变陛下的想法了。
朝堂中那些不是法家的人,对于今天的事,就当是看了一场热闹。
无论儒家和法家哪一派治国。
都不会影响到这些中立的人,手中的权利和地位。
而法家众人就不一样了。
从今天起,淳于越这个左丞,就相当于一颗令人讨厌的钉子。
死死的扎在了法家的咽喉处。
从此,法家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淳于越所掣肘。
但法家众人明白,这事已成定局,无法更改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