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 都说贾文和算无遗策,我看不过如此(第一更)(求鲜花)(1 / 1)

加入书签

徐望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似乎早就预料到贾诩会这么说。

倒是身后的吕布两眼一瞪,作势就要上前。

徐望一伸手,刚好拦住了吕布,随即他笑眯眯的看向贾诩:

“贾主簿不如直说,如何才愿意辅佐玄德公?”

徐望心中清楚,贾诩此人虽有大才,但是最为懂得惜身,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定然不会真心归顺。

贾诩深深看了徐望一眼,似乎是明白了什么:

“徐先生在刘玄德帐下的身份,似乎不是一个普通的武将这么简单吧?”

徐望没有否认,点头道:

“我并非玄德公帐下武将,而是一谋士。”

“徐先生既然愿意做一谋士,想必是对自己的计谋十分自信。”

贾诩淡淡一笑:

“贾某虽然只是西凉军中一无名主簿,但也自认为有些许才华。”

“不知牧之公可愿与我就此探讨一番?”

徐望看着一脸自信的贾诩,点点头:

“求之不得。”

想要彻底折服贾诩,就必须在他最自信的地方击败他!

贾诩面色严肃的开口问道:

“敢问牧之,如今天下大势,优势在谁?”

徐望直接开口道:

“自然是在玄德公。”

贾诩没想到徐望如此直白,下意识地愣了一下。

片刻后,他不由得一声轻笑,摇头道:

“贾某并不赞同牧之的看法。”

“愿闻其详。”

“董卓董相国现在虽已逃往长安,但是他手中仍有陛下以及文武百官,西凉铁骑又骁勇善战。”

“无论怎么看,优势都是在董卓一方吧?”

徐望摇摇头:

“非也。”

说着,他意味深长的看了贾诩一眼,缓缓开了口:

“都说贾文和算无遗策,可是今日在我看来,也不过如此……”

贾诩皱了皱眉,有些不服:

“此话怎讲?”

“董卓如今已是日落西山,纵使窃据国柄在手,但他早已没了当初逐鹿天下的野心。”

“而且,董卓显然并非明主,仅从一点望便能看出端倪。”

贾诩被徐望的话挑起了兴趣:

“怎么说?”

“以文和之才,都没有选择董卓辅佐,可见一斑。”

贾诩沉默了片刻,不由得哑然失笑:

“贾某倒是没想到,牧之会如此高看于我。”

说着,他再度正色道:

“那袁绍袁本初又如何?”

紧接着,贾诩仿佛自问自答一般,自顾自地道:

“袁本初如今稳坐联军盟主之位,手下又颇多良才,以他的野心,恐怕逐鹿天下未必没有希望。”

徐望耸了耸肩:

“袁家虽有名望,但是在我看来,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追根究底,是袁本初这人空有野心,却没有与之相衬的胸怀。”

贾诩若有所思的沉吟了片刻:

“既然如此,牧之又为何选择刘玄德辅佐?”

听到这个问题,徐望身后的吕布也不禁竖起了耳朵。

他对这个问题也一直颇为好奇。

徐望笑笑:

“很简单,玄德公本是汉室之后,我辅佐玄德公首先占了大义。”

“其次,玄德公同样有匡扶汉室的志向,但是与其他诸侯不同,玄德公为人仁厚,又礼贤下士。”

“我辅佐玄德公,自然是为了能够不受主公的猜疑之心掣肘,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贾诩撇嘴一笑,似乎对徐望的说辞有些不以为然:

“知人知面不知心,如若将来有一天,牧之发现自己当初的选择错了,又当如何?”

“玄德公如今完全信任于我,我自然也完全信任玄德公。”

徐望毫不在意贾诩的挑拨: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况且,我有自信,辅佐玄德公成为当今天下第一明主!”

说这话的时候,徐望的身上吧似乎散发出了一股莫名的气势。

就连向来自傲的贾诩,都被这股气势一震!

【贾诩已被宿主震惊,您已获得震惊值:4000点】

片刻后,他面带异色,再度开口问道:

“如果贾某猜得不错,如今联军已大半进入了洛阳城中……”

“牧之可曾想过,之后如何发展?”

徐望点了点头:

“相信用不了几日,联军必定分崩离析,这讨董联盟也会随着此间事了变得有名无实。”

“我早在内几日之前布局,借着董卓溃逃的机会,收拢了数千西凉残军和关西良马。”

“届时,玄德公只要回到平原县,暗中发展势力,不出数月,必然会有与天下诸侯争锋的实力!”

说着,徐望扭头指了指身后的吕布:

“正如贾主簿你所看到的,包括吕布吕将军,以及贾主簿你……”

他又指了指贾诩:

“你们都在我这次布局之中。”

“这也是日后我辅佐玄德一争天下的底气。”

贾诩闻言,哭笑不得的点了点头:

“没想到,我贾某,竟然也不经意间入了局,成为了牧之你这执棋之人手中的棋子。”

贾诩苦笑了一声:

“我虽然对刘玄德不甚了解,但是牧之你说服了我。”

“你也证明了,你的目光不会差。”

“既然如此,贾某陪你赌一把又如何?”

“贾某愿意同先生一道归顺刘玄德,但只愿做牧之手下一普通参事。”

说着,他收敛起了玩笑的心思,极为认真地朝着徐望拱手施礼:

“还望先生带我入局,让我一睹这以天下为棋盘的棋局的风采!”

徐望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

“文和,从今天开始,你这谨小慎微的性子可要改改了……”

贾诩也颇为无奈:

“天下动荡,贾某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恐怕一时想改也有些困难。”

正在这时,营帐外突然响起了一道有些激动的声音:

“亚父!文和先生可是已经决定帮助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