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对于平原的展望,改良的募兵制度(第一更)(求鲜花)(1 / 1)
徐望清了清嗓子,缓缓开了口:
“第一策,种田。”
“从即日起,主公需要开始收拢平原郡下几座县城,让干练的小吏整理好人口土地丁册。”
“平原郡的土地很多,只要能够激发百姓的劳作热情,想必粮食产量也会大幅提高。”
“第二策,屯兵。”
“这次我们带回了数千西凉降卒和战马,这些降卒,大部分都有着丰富的军伍经验,能收拢的都尽量收拢……”
“至于那些不想再从军作战的,给他们发放平原户籍,让他们都去种田。”
“同时在整个郡内招募青壮年参军,也不必实行太过严苛的募兵制,可以每月定额招募几千青壮年入军中训练。”
“整个平原郡数百万人口,每月招募区区几千青壮年,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
“军士在精不在多,到时候还要辛苦各位将军尽快训练这些新兵,让他们能有一战之力。”
“第三策,建设城市。”
“修缮并扩建郡内各县城中的基础设施,例如民房、医堂,当然,还有县城外的驿站,用以加强郡内各县之间的联系。”
顿了顿,徐望笑着道:
“当然,这只是最初步的计划,具体如何实施,还要我与玄德接下来详细商讨。”
堂下,张飞挠了挠头,似乎是有些迷糊:
“军师,您说的有点太复杂了,我们也听不懂啊……”
周围数位将领都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徐望闻言也有些哭笑不得。
这之中大多数人都是军伍出身,若是和他们说率军打仗,他们或许能说的头头是道。
可若是和他们说治理城市,他们可就真的一窍不通了。
徐望开口解释道:
“翼德与诸位将军勿慌,种田与建设城市的事情,有我与玄德来管。”
“我要重点与诸位将军说的,便是屯兵之策。”
说着,他开口道:
“张辽高顺何在?”
“末将在!”
张辽高顺二人沉声应了一句,缓步上前。
“文远与伯平二位将军诸位也不陌生,他们之前在西凉军中做事,如今已弃暗投明,投身主公帐下。”
“文远,我给你和奉先一个任务。”
人群后方的吕布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情,赶忙上前两步。
“这次带回来的数千降卒,有不少都曾是你们的老部下。”
“另外一些虽然不是,但也对你二人颇为信服。”
“我给你们二位一个任务,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务必在半月之内将他们收服。”
吕布与张辽抱拳沉声应道:
“诺!”
徐望扭头看向高顺:
“至于伯平,我给你的任务,是负责训练郡内招募的新兵。”
“我不要求你能把他们训练的有多精锐,但是务必保证在一月之内,能够让他们学会遵守军伍纪律,领悟最基本的战场厮杀和简单军阵。”
“每月我可以给你十中取一的末位淘汰名额,也就是说,那些跟不上训练的新兵,可以让他们自行选择成为其他辅助兵种,或是直接退伍成为平民。”
“这些完成了基本训练的新兵,均匀分配到老兵队伍中。”
“军中由老兵带动新兵训练,而各位将军则是负责统揽麾下新兵与老兵的整体训练。”
高顺点了点头:
“是,军师。”
徐望看向其余诸将:
“至于剩余各位,你们分成两批,其中一批负责去往各县城招募兵士。”
“届时,我每月给你们五千人的募兵额度,你们根据各个县城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分配。”
“不要强制征兵入伍,要向那些青壮年言明募兵的好处,除了经济上有所补偿之外,还要能保证他们在军伍之中吃饱穿暖,并且日后杀敌可以积累功勋晋升。”
“这样的话,想必那些青壮年的参军热情也会大大增加。”
诸位将军闻言,都低头思索了起来。
徐望所说的方法,是他们前所未闻的。
但是仔细思考之后又不得不承认,这似乎也是最合理的办法!
【各位将军已被宿主震惊,您已获得震惊值:3万点】
不像先秦时期十丁抽一的强制征兵制,募兵制要求更松,但是招募都是职业军人,也就是吃住都在兵营。
所谓征兵制,也就是按人口比例强制征兵入伍,
征兵制所征集的兵士,闲时仍是平民,依旧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等工作,只在战前进行训练。
这样的制i度,弊端自然很大。
而作为替换的募兵制,在汉初便开始发扬光大。
募兵所招募的兵士,不仅战斗力强悍,士气自然也比征兵制征召的兵士高出很多。
不过,徐望显然并未满足。
他深知,就算是现在各地诸侯都在使用的募兵制,依旧不是最完美的。
他还要进行改良!
想着,他开口道:
“同时还要保障军伍之中将士的生活,除了最基本的吃饱穿暖之外,也要注意战后的调整,以及对那些因老弱伤残而不得不退出军伍的兵士后续生活的保障。”
“这些问题你们都久经沙场,想必比我熟悉。”
“我给你们几天时间拟定出一个初步的章程来,给我和玄德过目。”
“稍后我也会与玄德一同商量,争取可以给这些自愿参军入伍的兵士们的家庭一定的保障,比如适当减免税收比例。”
徐望此言一出,堂下诸将的目光都变得有几分怪异起来。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大多数诸侯想着的都是招兵买马,一味的扩充自己的实力。
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考虑到兵士们的生活保障这么细节的问题。
不过一想到徐望本就是军伍中人,只是因为阴差阳错才成为了一位统揽全局的谋士……
他们也就释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