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秘密通报,满头大汗的朱允熥(1 / 1)
另外一面。
朱允炆和吕氏回到东宫清禧殿之后。
吕氏的面色颇为冷峻。
一种迫切的危机感,袭上了她的心头。
洪武皇帝朱元璋当着一众重臣的面前,封了朱允熥为吴王。
且不说这吴王的称号根本就不可能被封赏出去。
便是和朱允炆一比,这可就高贵了不止一个档次!
这位面不是在对外释放出一种对于朱允炆极其不妙的信号。
而朱允炆,此刻也是显得手足无措。
满脸颓唐之色的朱允炆,此刻更是颇为凄凉的说道:
“娘亲,今后咱可怎么办啊?”
“如此,孩儿还怎么与那朱允熥相争?难道,难道我便注定要失败了吗?”
眼看着满脸颓唐的朱允炆。
吕氏虽然心中同样慌乱不已,但毕竟也是沉得住气的。
“古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今日你不过比那朱允熥弱上一分,又算得了什么?何必如此颓唐?只要一切尚未尘埃落定,你便还有机会!”
朱允炆此刻眼前渐渐一亮,不由得是多出了几分勇气,连忙问到:
“娘亲所言极是,那咱今后,又当如何?”
吕氏看着眼前乖巧听话的朱允炆,不由得是放心了几分。
不管如何,她都不会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现在,咱们必须要削弱那朱允熥的羽翼,壮大我们自己的力量,只要削弱了朱允熥的羽翼,让他无人可依,无人可用,纵然是陛下,也不可能将皇储之位,交给他的。”
吕氏的话,让朱允炆来了兴趣。
“那咱们应该怎么做?”
“嗯,你可以去找你的舅舅江夏王周德兴,让他帮你一把,况且,那朱允熥的背后是蓝玉等人,这些人想要扳倒的话,还是很容易的。”
吕氏的话,倒是颇有道理。
朱允炆听后,也是大感有戏!
因为,淮西勋贵们,谁人不是有上一些罪责?
若不是因为他们是开国功臣,又是最为忠实的太子党,他们岂能活到今日?
是以,吕氏也是写下了一封密信,交给朱允炆,让他去拜见周德兴。
不久之后。
带着密信拜见了周德兴的朱允炆,也是在那江夏王的府上,认真的打量着周德兴的表情变化。
此刻的周德兴看着手中的密信。
其中所描述的关于蓝玉的种种罪状,其实,也有不少的人知晓。
昔年,蓝玉在那捕鱼海大战之中,虽然是剿灭了元廷的人。
但是,他贪污私田,又在那捕鱼海大战中奸污了前元王妃,贪墨了不少的财物,这些事情,任何一件都是杀头的大罪!
要知道,朱元璋最恨的便是贪污。
这些事情的罪证,周德兴想要收集也是极为轻易的事情。
此前朱标在世的时候,那蓝玉是太子党,他自然是不敢提及此事。
但是现在....
皇储未定,自己若是能帮自己这个侄儿成为新皇。
届时朱允炆登基之后,他便有从龙之功!!
所以,周德兴此刻看完密信之后,便毫不犹豫的说道:
“殿下只管放心,此事我周德兴,定当全力而为!!”
朱允炆听罢大喜。
也是笑道:
“如此,便劳烦舅舅了。”
“唉,殿下可是九五之尊,臣怎么能够担当得起?”
说罢,二人也是相视一笑,不言而喻的带着几分深意。
.....
几天之后。
江夏王的奏疏,便送到了通政司。
而身为通政司通政使的吴伯新,却是收到了这封弹劾蓝玉的奏疏。
原本,弹劾蓝玉的这些武将的奏疏,若是放在以前。
吴伯新根本不会在意。
但是如今,自太子仙逝之后。
弹劾蓝玉的奏疏,可就不得不引起他的重视了。
“江夏王周德兴竟是弹劾蓝玉?这!!”
久居官场,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江夏王的弹劾,和其它人的弹劾,大有不同。
所以,在见到了这奏疏的第一时间,他便将这奏疏暂且留中不发。
而是径直去拜见吴王朱允熥了。
昔年,吴伯新曾经犯下过一桩过错,是朱允熥请求朱标赦免了他。
要不然,吴伯新早就成了孤魂野鬼了。
心中对朱允熥怀有报恩之心的吴伯新,也是拜见了朱允熥,将此事秘密告知了朱允熥。
“吴王殿下,这江夏王,可是淮王的舅舅啊!此事,您可不得不防备!”
此刻,在东宫之内,朱允熥看着眼前的吴伯新,又听到了他所描述的种种之后。
顿时之感觉满头大汗!
因为,根据他前世的记忆。
蓝玉等这些淮西武将,便要在今年被自己的皇爷爷治罪了。
可要是蓝玉这些武将死了。
今后,自己又靠谁来镇压北方的朱棣?
大明的江山,北方的鞑靼,还有未来来自于海上的危机...
这一切的种种,都让朱允熥,不愿意见到蓝玉等人的死!
朱允熥看着通政使吴伯新,眼中带着一抹坚定,对后者道:“吴大人,这份恩情,我记住了。”
“殿下言重了,臣不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