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批评朱重八(2更求收藏鲜花)(1 / 1)
“同意。”
“同意!”
……
众人纷纷举手表决,赞同陈友谅提出的,郑士元任县令、朱重八任县尉的组合。
然后不约而同看向一直没有,就这个组合表态的陈恪。
陈恪略作沉吟,直接说道:“其实我更属意常遇春同志配合郑士元出任县尉。”
“我认为,朱重八同志,更应该参与到,即将在整个凤阳,全面展开的分田、农田水利建设的实践劳动中。”
“既然绝大多数赞同,我会按照劳动者先锋队,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纪律。”
“同意执行这个决策。”
“但我要求,在决策记录中,保留我的意见。”
谁都没想到,陈恪竟然如此态度坚定的反对朱重八出任县尉。
把自己意见,保留在决策档案内。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坚决了!
朱重八的面色瞬间变得很不好看。
即便这项决策,陈恪严格按照组织纪律通过了。
可陈恪作为队长,劳动者先锋队的实际缔造者。
他对这项任命持保留意见。
这就是对他朱重八的一种严重不认可。
他不服!
陈友谅暗暗观察着陈恪。
他在猜测陈恪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只是就事论事?
还是刻意利用这件事情,给大家上一堂记忆深刻的组织制度培训课?
劳动者先锋队的组织纪律很多。
更严苛的令人发指!
其中‘少数服从多数这条,不但被写在组织纪律第一条中,而且明确进行了解释,这条组织纪律凌驾于劳动者先锋队任何个体!’
包括陈恪本人!
类似的制度培训,此前,陈恪已经潜移默化做了很多次。
但他又觉得陈恪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制度培训。
分化他们?
防止他们抱团?
至少此事发生后,朱重八对常遇春,恐怕就不会再有什么好观感了。
分化离间,防止他们抱团。
这是很有可能的!
要知道,陈恪主动放弃了一言九鼎的地位,他难道就不担心,被大家联合起来,推翻?
一时间,草庐内的气氛十分诡异。
众人都在琢磨陈恪突然的举动。
背后到底想达成何种目的?
陈恪却不管众人怎么想,等镇周把他的意见记录下后,继续抛出了下一个问题:“虽然我们决定李代桃僵,控制凤阳县。”
“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性。”
“就比如,向我们提供消息的觉远主持,到底怀着何种目的?”
“朱重八同志对觉远主持的评价,可以作为我们做决策时的参考。”
“但我们决不能因此,就放弃弄明白觉远主持的真实想法。”
“我们要时刻记得,我们进行的是一场劳动者革命。”
“这场革命中,谁是我们的同路人,谁是我们得朋友,谁是我们得敌人,这是做任何决策,都必须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那么,觉远主持呢?”
“同路人?”
“朋友?”
“敌人?”
哗啦!
本就心中不服的朱重八,听到陈恪质疑觉远主持。
这不就等于是质疑他吗?
朱重八蹭一下起身,凳子倒地,面色赤潮,按捺着委屈、不满,拍着胸脯保证道:“陈先生,我敢以项上人头做担保!”
陈恪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严肃看着激愤的朱重八:“弄清觉远主持与我们到底可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不仅仅关系到你朱重八同志的项上人头。”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绘画,不是兄弟义气。”
“我们要对所有战友负责,我们要对革命负责,我们要对迫切需要革命的无数百姓负责任!”
“我早说过,我们劳动者先锋队员,并不否决人情味。”
“我们绝不是要求战友们,成为没有人情味、没有温度、刻板僵硬的工具。”
“我们拥有温度,恰恰是我们不会脱离百姓的保证,没有温度的工具,如何为百姓创造一个光明、有温度的新秩序?”
“但我们要明白,我们所说的温度,绝不是兄弟义气、人情世故!兄弟义气、人情世故绝不容许混入革命中!”
“我们劳动者先锋队,是一群怀有相同崇高革命理念的人,自觉自愿的聚集在一起,甘愿为此付出任何牺牲,哪怕是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温度,就是我们崇高的革命理念!”
“而不是靠认义子、关公面前歃血为盟搞兄弟义气的结拜,团结在一起的。”
“这种人情、义气纽带绝不可能代替我们的革命理念。”
“我们的革命理念中,也绝容不下这种东西!”
朱重八面露羞愤色。
众人也似乎恍然大悟。
为什么陈恪反对朱重八,为什么陈恪突然如此严肃,如此言辞苛刻犀利。
这段时间,朱重八不但与他同村的徐达几人结拜为兄弟,还几次三番隐晦试探大家,提议大家结拜。
更是在招收的保境安民团中,收义子。
虽然除了与徐达几人结拜。
其他两件事情都没做成。
很显然这些事情,已经让陈恪十分反感了。
陈恪也不管朱重八。
他的确是想给朱重八敲一敲警钟,这段时间,他在一条非劳动者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离谱。
不过看朱重八的情绪,他内心有些失望,也知道不能继续下去了,转而径直提议道:“我提议,由我本人、伯温先生、友谅三人去拜会觉远主持,探一探觉远主持的底,赞同的请举手。”
除了朱重八外,其他人纷纷举手。
众人都有些畏惧陈恪。
陈恪从来没法火。
第一次发火,大家才敏锐察觉到。
不知为何,不知从何时开始,内心中对这个比他们年轻的青年人,有如此强烈的敬畏。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这个决策通过。”
“散会吧。”
众人相继默默离开,内心中,反复咀嚼琢磨会上发生的一幕幕。
想弄清楚,每个人的表现,有多少公心,又有多少私欲?
刘伯温却刻意留下来。
他看着陈恪,故意笑着说道:“队长更重视常遇春?”
其实根据他这段时间的观察,陈恪很重视朱重八。
所以,他反而才更加奇怪,这次的会议,陈恪怎么仿佛事事都在针对朱重八。
ps:新书求收藏鲜花评价票月票评论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