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劳动者旗帜漫卷凤阳(4更求收藏鲜花)(1 / 1)
“宋先生高度赞赏的皇觉寺方圆数十里盛景,就是我们劳动者先锋队亲自打造的。”
“若是没有新生产秩序,按照旧有的模式,千余户人家,能创造这么大的财富余量吗?”
“能干起工业化的模式养殖场?”
“能凭借着,生产能力水平底下的木质工具,挖出五百里的水渠?”
“购买力旺盛的庞大中等自耕农富户群体出现。”
“会产生何等催化作用?”
每每说道这部分内容,陈恪的内心都十分激动。
此刻也不例外。
他忍不住起身。
在佛像硕大金眸凝视中,边踱步,边说道。
“对优质铁农具,对布匹绸缎等日常生活品的旺盛需求!”
“极大利益下,矿产、冶铁、养蚕、生丝等传统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的产业链,将会得到极大刺激!”
这就是陈恪的计划。
土地再分配后。
必然会刺激工商业的发展。
土地再分配与工商业的发展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关系。
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是,顺其自然等待初级资本工商业萌芽。
也就是劳动密集型工商业。
然后资本工商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摧毁不能更适应工商业发展的分散土地制度。
最终会出现,棉花吃人、羊吃人的现象。
在血腥中,完成土地集中,发展成资本大农场。
二是,通过调整土地这种初始生产资源的分配方式。
催生出基数庞大的购买力群体。
在旺盛需求下,必然首先促进日用消耗型为代表的,轻工业极度发展。
即便他不去刻意去推动科技树。
就现有的冶金技术、纺织技术,也一定会在旺盛需求下,发展出专职从事,这些产业链的初级劳动密集型工商业。
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专职模式,就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秩序。
就利用现有技术,女性变成职业纺织工,把现有的纺织机,摆放在厂房中,施行三班到。
新生产秩序下,迸发的产出价值。
也绝对比,女性家庭兼职方式的产出价值高!
会是数倍、十倍、数十倍的变化!
冶铁也是同样的道理。
只要利用现有的技术,调整生产秩序,完全可以达到增加产出价值目的。
而代表生产能力的科技技术、劳动工具也必然在新生产秩序的实践中,通过总结大规模实践生产的经验,向更高水平发展。
因为生产秩序和生产能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而这种全新的生产模式,以宋先生的眼界,肯定明白,绝对无法在,以家天下,封建权力分封的环境中生存。”
“因为权力分封的环境中,首先就无法让我们先锋队这种生产资源的分配方式存在,权力分封者们,会想方设法吧生产资源据为己有。”
“没有生产资源的新分配方式,就不存在撬动生产秩序,就不存在通过生产秩序的改变,刺激技术、劳动工具为衡量的生产能力的向好,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当我们将先锋队这种新秩序全面推行。”
“广大劳动者,感受到新秩序带来的这种好处,还会愿意再回到家天下的封建权力分封中?”
“同时,在劳动者跟随我们起义革命过程中,我们还要对先锋队员进行训练、教育。”
“对百姓进行训练、教育。”
“只要告诉百姓四点。”
“一、不是先有劳动者先锋队,才有了劳动者起义,是劳动百姓求变求新的迫切需求中,孕育出了劳动者先锋队。”
“二、劳动者先锋队与广大劳动者是一体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不是施舍者!先锋队是广大劳动百姓管理天下的工具。”
“三、所以,我们先锋队必须坚定不可动摇的,维护广大劳动百姓所选择的新秩序,包括不限于(新的生产资源分配方式、新生产秩序)。”
“四、……”
……
“同时要逐步赋权劳动者监督。”
“在先锋队组织内部监督、劳动者外部监督下,任何敢搞家天下那一套的人,必将死无葬身之地,死后也会如秦桧一般,世世代代被钉在历史的羞耻柱!”
宋濂点了点头。
他不得不承认。
这种对民众的教育、训练计划十分完善了。
的确极有可能成功。
其实他还想问。
劳动者先锋队禅让过程中,如何避免动荡。
要知道,即便是家天下,父子之间的皇权交接,都不可避免的要流血。
甚至带来天下大乱。
更何况这种方式。
但他知道,这些问题急不来,可以慢慢问。
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有了,让这种制度生存的全套设计。
他内心其实十分激动的。
至于那些更长远的东西,他也愿意帮助其完善。
宋濂的反应,使陈恪极为激动,他立刻说道:“不瞒宋先生,我们欲李代桃僵,控制宋先生,以实现悄无声息控制凤阳县。”
“若能得宋先生相助,必定可使我们如虎添翼,计划更无破绽!”
郑士元激动插口道:“若是宋先生愿意加入,晚辈愿跟随宋先生学习,凤阳县令依旧由宋先生出任!”
宋濂不由看向陈恪。
他很好奇,陈恪真敢在他刚投效,给他这么大的权力?
而且郑士元这个年轻人,对他的崇拜,超过了陈恪这个队长。
被他喧宾夺主。
陈恪会不会不舒服?
只见陈恪眼眸清澈,郑重点头。
宋濂看着,心中情不自禁默默感叹一句。
他看着陈恪,现在真的有些相信眼前青年人所说的,劳动者先锋队员光明磊落,实事求是,诚实客观了。
宋濂笑着摇头:“我可以用我的身份,给朝廷上书,要一些便利。”
“具体的执行,还是由你们来做。”
“我对你们的劳动者革命理念不熟,我更想跟在陈队长身边,看一看,陈队长是否确如你所说,是一个真正的,具有劳动者觉悟,具有奉献精神的先锋队员。”
“陈队长不是邀请我,监督嘛,这会儿不会不欢迎吧?”
那个县令,是被元庭用刀架在脖子上强迫的。
他本就不愿。
此刻,宋濂更想留在陈恪身边。
观其行、听其言,继续看看。
同时他也想更深入的了解,陈恪口中的劳动者革命。
以及劳动者先锋队这个团体的组织形式。
哈哈……
陈恪爽朗大笑:“欢迎,当然欢迎。”
宋濂观察着陈恪脸上的真诚、坦荡,忍不住心中啧啧称奇。
劳动者先锋队队史载: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七月十四日,历史性时刻,劳动者先锋队的血红旗帜,一夜漫卷凤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