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终于为老丈人平反了(1 / 1)
刘询假装糊涂,他知道霍光按照他的暗示,开始行动了。
“不知大将军你所说的什么事情,只要在允许范围之内,我们就当场解决问题。
众位爱卿们,你们要向霍光大将军学习。
办起事来雷厉风行,从不拖延。
学习他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一心为国的品质。
我们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凡是发现我做的不对的地方,就当场提出来,我会予以改正的。”
这一句带有鼓励的话,就带有个人的色彩。
就意味着我这个皇帝,很赞赏很欣赏我这个忠心的大臣。
也鼓励大臣们敢大胆的发言,而且我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
霍光直接了当说道。
“我所说的事情,就是多年以前的一件冤案。
就是关于许广汉的谏言的事儿。
当初刘彻皇帝为了一己私欲,要求盖一座行宫,被许广汉直接驳回。
因此许广汉成了带罪之身,被实行了宫刑。
像这样正直的大臣,无辜受了冤枉,我认为是否应该为他平反。”
霍光这句话一说出来,整个大厅内鸦雀无声。
关系到先皇帝的事情,没有人敢表态的,也不敢说过去皇帝做错了。
张世安马上站出来,开始了反驳。
他说出了所有大臣压在心里的话,和不敢说出的话。
“大将军你错了,你不能狂妄议论原先皇帝事情。
许广汉的罪名,就是抗旨,受到惩罚是罪有应得的。
再说了,原先皇帝的对错由历史来评价,我等不能在此议论。”
霍光直接怼了回去。
“张世安,当初你也在为皇帝服务。
你明明知道这件事情不对,私下里也跟我说过。
这许广汉就不识眼色,竟敢大胆与皇帝对抗,绝对没有好下场。
果然如你所猜的一样,许广汉受到了惩罚。
现今在位的皇帝英明,受到我等大臣的衷心拥护。
许广汉作为圣上的皇亲国戚,理所当然应该平反。
并且补偿他多年受的委屈,在物质上予以赔偿。
知错就改,其善大焉,这也是为了原先皇帝纠正错误。”
刘询马上插言。
“许广汉当初受到惩罚,我当时还年纪小,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就当着群臣的面说一句话,毕竟老外父受过一定的惩罚。
这本属于家中的私事,但是直接讲,也等于朝廷上的事。
这件事情到底是对是错,凡是当时在场的人,给个公正的评价。
难道原先的皇帝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
如果我现在看对了某个女人,我让你们某个大臣,为这女人盖一座行宫,浪费朝廷的财力,你们愿意吗?
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不能为一己私利而享受。
我在民间长大,我知道民间民众的疾苦。
有多少老百姓为了一餐,而在发愁呢?
我却毫不吝啬的消耗着民间的财富,难道我要做一个自私透顶的皇帝?
像这样的皇帝,你们会欢迎他吗?
就是为了讨好我,而放弃你们的原则。
这些讨好我的大臣,说到底就是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不顾朝廷受到损害,像这样的大臣不用也罢。”
正在观望的大臣们,一听皇帝发了话,这话已经明摆着要为老外父平反,是支持霍光建议的。
更何况霍光亲自提出,要为许广汉平凡,为何不来个顺水推舟。
于是马上纷纷表态,个个赞赏,并且言辞中夸奖着当今圣上的英明。
张世安一看时机成熟了,此时正式建议着。
“我希望以后的大臣,都要像徐广汉一样大胆的发言,发现不对的地方直接提出来。
为了弥补许广汉的损失,也为了表彰像这种敢于进谏言的大臣。
我提议要给许光汉以王爷的的待遇。
可是许广汉不属于皇家的直系,所以只能以侯爷的身份,来任命侯爷。
这个侯爷的封号最好叫做平安侯,大伙认为怎么样?”
站在这把角的许广汉,此时心情总算放松下来,没想到这天大的好事。
他感谢霍光大将军为他平反,更感谢仗义执言的张世安直接提议,让他的地位一步登天。
作为一个侯爷,那相当于一品大员。
满朝文武大臣一致通过。
刘询坐在龙椅上心中暗暗高兴,自己的头一步计划终于成功了,他巧妙的利用了霍光的权利。
同时又为张世安的机警,巧妙的配合着霍光,而暗暗感到高兴。
于是赶紧又下了一道旨意。
“我同意张世安的建议,就封徐广汉为平安侯。。
张世安你代表朝廷,专门为徐光汉盖一座侯府。
侯府门匾,由我亲自提词,写上平安侯这三个大字。”
这件事办得相当漂亮,也相当的顺利,而且大臣们也没有反对。
所有的大臣都知道,许广汉迟早会跟当今的圣上沾光,毕竟属于皇帝的老丈人,本身就是个冤案。
现在不过是由底下的私下议论,变成了朝廷的大事,也就意味着,过去的皇帝未必哪件事都做得正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