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暗中下毒(1 / 1)
平安侯府显得格外的辉煌壮丽,毕竟是花朝廷的银子,所以并不吝啬金钱。
按照朝廷的规矩,许广汉要面对着皇帝表示感谢,这就等于谢恩的礼节。
许光汉终于以名正言顺的身份,拜见高高在上的皇帝。
在皇帝的小书房里,刘询一见许光汉的面就直接问道。
“我已经为你证名,平反了的身份。
我没想到霍光如此痛快的答应,这是我计划中的头一步。
我准备借这个机会,想为我的父亲平反,就是以祭祀祖宗,建筑宗庙的名义来歌颂颂德。
你认为霍光会同意吗?”
许广汉面目平稳,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做任何事情,有一不可再有二。
你刚刚为我建设了侯府,本来我就是个冤案,所以群臣非常的拥护。
我知道你建设宗庙的意思就是造舆论,就是证明你的皇帝地位,是老天赐予的。
我估计霍光在这件事上,一定会反对的。
因为于情于理,你都不符合。
首先你提议节俭,现在你却为祖宗盖宗庙。
难道满屋朝文武大臣都是傻瓜,看不出你背后的意思吗?
你这明显的向霍光在示威,这种做法相当的危险。
你以前谨慎的性格,现在怎么突然变得狂妄起来?
按照你这种做法,会招来杀身之祸的,或者遭到贬低。
我提醒你一句,霍光在位的时候,千万不能动他。”
刘询在民间的时候,经常受到许广汉的教诲。
许广汉在闲暇之时,给他讲着朝廷之间的事情,以及复杂的人员关系。
当初许广汉讲这些话的意思,无非是教导未来的女婿要随机应变。
这辈子也可能进入仕途,就是说进朝廷里办事,可是这种希望,不过是水中望月而已。
刘询被许广汉这句话吓了一跳,许广汉看问题长远。
取得了一点小胜利,就头脑发胀,就忘乎所以呢?
许广汉提醒是正确的,现在时机不成熟,自己定过的隐忍政策,怎么现在突然冒进起来?
在小小书房里,刘询根本没有必要摆皇帝的架子,而是真诚的感谢着许光汉。
“多谢父亲的提醒,下一步你作为侯爷。
你应该怎么做呢?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许广汉说出,早已酝酿很久的计划。
“既然作为平安侯,我就要侯爷的身份,广交朋友。
在这期间我可以考察一些大臣,看哪个人能干。
为皇帝今后巩固地位,治理朝廷储备人才。
当然这个前提是,必须对陛下忠心耿耿,没有野心,并且有一定的才干的大臣。
在朝廷之内,吃吃喝喝属于正常的现象,也不会引起霍光的注意。
和我交接的大臣们,霍光会认为这些人是巴结我。
是看中了我侯爷的地位,是以自己私利故意结交我的。
当然关键的后台是你,因为你作为皇帝嘛,他们向我示好,也就等于在向皇帝表达忠心耿耿。
你见到许平君,告诉她作为后宫之主,处处要显得相当谨慎。
一定要格外讨好太皇后,和其他的妃子搞好关系。”
许广汉由于朝廷赔偿了大量的金钱,更何况这豪华的侯府一盖好,纷纷赶来送礼祝贺的人络绎不绝。
徐广汉从门庭冷落,变得格外的热闹起来。
这么多年贫困的生活,已经让许广汉知道,这金钱就是为人办事儿的。
于是出手相当的大方,经常在府内摆着宴席,来招待前来祝贺的群臣。
早有耳目把许广汉的行为告诉了霍光。
霍光知道徐广汉的行为,反而显得特别的高兴,私下里对着张世安说道。
“你的提议相当正确,许光汉当了侯爷以后,这生活也变得奢华起来。
这意味着什么?
这人嘛总是要变的,一有钱了就迫不及待的享受着。
这许光汉真的笨呢,他以为巴结着侯府的地位,实际上是看重他背后的靠山。
咱们俩空手送了个天大的人情,你看当今的圣上,对咱们越发的好,越发的亲热。
我觉得咱们应该总结经验教训,凡事不能做得太狠了。
以后咱们俩对皇帝客气点,不能逼得太狠。
时不时的送点好处,让皇帝从内心中感谢咱俩。”
这几句话,原封不动的又由张世安传到刘询的耳朵里。
刘询暗暗感谢许广汉,老到底是经验老道,提出的建议相当的正确。
幸亏没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现在获得霍光的好感。
刘询感到高兴的是,许平君又怀孕了,看着老婆的肚子慢慢的涨起来,他期盼着能再为他诞下一个皇子。
这一天的晚上,许平君突然肚子疼了起来。
整个皇宫内忙乱起来,因为皇后生产是一件大事儿。
唯一的接产大夫就是淳于衍。
淳于衍认为时机到了,现在正是下毒的好机会,以她的经验能够不露声色地,让母子全部死掉。
现在属于箭在弦,不得不发出去。
按照早先商量好的计划,毒死皇后,就是自己丈夫升迁的机会。
淳于衍用的药材,无色无味,而且剧毒无比,只要把它使上,马上就会使产妇产生血崩的现象。
↑返回顶部↑